-
1 # 澹奕
-
2 # 北玄武
波羅的海三國曆史上遭受多次俄羅斯入侵,現實中遭受著俄羅斯的威脅,擺脫俄羅斯是三國首要戰略目標,另一面俄羅斯一直視波羅地海三國為自己西進歐洲之要地,佔領三國,至少不被敵人控制是俄羅斯對三國的戰略目標,這倆目標本身毫無相容性,甚至完全衝突,決定了俄羅斯與波羅地海三國絕對沒有徹底緩和的可能。
歷史上,沙俄不斷擴張過程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地域也成了俄羅斯帝國一部分,透過這一地區,沙俄軍事上得以西進歐洲,文化上可以更便利滴吸收西歐文化,沙俄在歐洲勢力得到鞏固。一戰後,沙俄崩潰,三國得以獨立,但是後來的蘇聯一直沒有放棄該地,再後來希特勒德國崛起,蘇德大戰已成必然,這三個小國夾在中間,被任何一方吞併也是遲早的事。
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蘇聯從西面也進入波蘭,分了一大塊波蘭蛋糕,順勢1940年吞了波羅的海三國,波羅地三國無奈成為蘇聯為抵禦德國而建的“東方戰線”的一部分,美其名曰加盟共和國。三國當然很不爽,於是在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時,三國夾道歡迎德華人的到來。不過,站錯了對,1944年,又被蘇聯重新“光復”成為加盟共和國,並且大加懲戒,流放西伯利亞喝西北風算好的,直接槍斃也不在少數。這樣的武力威脅在三華人民心中留下了極大的創傷,以至於幾十年後,蘇聯風雨飄搖之時,三個國家毫不猶豫地獨立了出去,並且加入了北約,為的就是防止俄羅斯勢力再度進犯波羅的海三國。不過波羅地海三國沒得選擇了,只能跟北約一條道跑到黑,不然,再讓俄羅斯抓住,流放 西伯利亞也不是沒有可能,甚至更重。
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一度要和美國搞關係,帶著眾小弟要投靠美國,可惜美國只收了這幫小弟,卻將俄羅斯轟了出去。這下可惹惱了俄羅斯,美俄重新對立。這個時候的俄羅斯一看那幫子小弟,大部分都跑美國那邊去了,就包括波羅的海三國,甚至加入了北約,好傢伙,北約的炮彈和大兵直接擺到了自家門口,這還了得,於是俄羅斯展開反擊,首先是阻止剩下的小弟再次倒戈,比如烏克蘭,其次就是嚇唬已經跑了的小弟,比如波羅地三國:別找事兒,不然沒好果子。這一嚇唬,反過來造成更深的對立,又讓這些國家更加投向北約。
總之,波羅地三國要依靠北約防止俄羅斯入侵,而俄羅斯不斷反擊北約,雙方目標衝突,矛盾不可調和,絕對沒有緩和的可能。
-
3 # zhangguomin169894370
這三國悲哀的地理位置…是夾在大國地綠政治安全防護帶上…為了各自安全緩衝地帶…成為爭奪控制的目標國,…縱觀歐洲歷史再清楚不過了。
北約解散…俄歐和解時…這三國與俄羅斯關係自然緩和了。現階段只能悲哀地被利用…應可緩解恐俄情緒…但不會真正緩和…和解。
回覆列表
暫時不可能,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雖然在歷史上很長時間內雙方都屬於同一個國家,然而卻是離心離德。當初蘇聯解體的時候,就是從波羅的海三國開始崩潰,立陶宛第一個從蘇聯獨立。波羅的海三國甚至發生了上百萬人抗議蘇聯的活動。
波羅的海三國包括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總面積大約17萬平方公里,雖然地理上屬於東歐而且被沙俄統治了數百年,但是文化上,波羅的海三國的文化與北歐的芬蘭、丹麥等更接近,與俄羅斯卻差很多。
因為地處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波羅的海三國在歷史上長期被丹麥、瑞典、普魯士與沙俄等勢力攻擊佔據,屢屢被外敵入侵,使得波羅的海三國形成了非常強烈的民族主義。
波羅的海三國不但被沙俄入侵統治數百年,而且在二戰期間,蘇聯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了愛沙尼亞、立陶宛與拉脫維亞,三個國家有大量領土被強行劃入俄羅斯,蘇聯對三國進行了高壓統治,讓三個國家蒙受了巨大傷害。
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面對俄羅斯這個巨獸,弱小的波羅的海三國是非常害怕的,所以即便當年面對巨大威脅,波羅的海三國也想盡辦法要加入北約,與俄羅斯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