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學必讀
-
2 # Fjx我是追夢人
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這兩個成語字數相同,字意相近。稍不注意就會將他們歸為一類,但如果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它們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屢戰屢敗,表示多次戰爭,卻多次失敗,屢敗屢戰的意思是多次失敗仍多次戰爭。只是字的前後位置交換了一下,但表達的意思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是它令人驚歎的地方。
據說有關這兩個成語的演變來自於曾國藩,當年他尊從清廷旨意同太平軍決戰,屢戰屢敗,甚至幾次都被逼得走投無路,跳進鄱陽湖自殺,被部下苦苦攔住,幾次失敗的教訓,深深地打擊了曾國藩,但是也更堅定了他與太平天國決戰到底的決心,部下將呈給朝廷的文書給他過目,當他讀到戰爭形勢屢戰屢敗時,提筆將“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一字之變,立意大變,使部下敬佩不己!連朝廷都為曾國藩的不屈不撓的毅力所感動,下旨給曾國藩以嘉獎。這件事也因此流傳下來,部下們都非常敬佩曾國藩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官兵一心,同仇敵愾!最終,湘軍在曾國藩的帶領下,攻克太平軍,維護了清朝的統一,曾國藩的事蹟彪炳史冊!
這裡的類似"是指哪方面的?是指類似的成語還是類似的事蹟,類似的成語,我想不起來了,但是,類似的事情卻有很多,比如我們在抗日戰爭時,中國和日本綜合國力,武器裝備和軍事實力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當時,社會各界都對中國勝利感到渺茫,但是,華人民不願做亡國奴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精神,鼓舞著英雄的華人民。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屢戰屢敗,亡國滅種的屈辱籠罩在每個華人民的心頭。但是頑強的華人民沒有屈服,始終屢敗屢戰,只要有一個人生還,就絕不投降!抗日戰爭中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蹟,至今仍使人感到震耳發饋,臺兒莊大捷更是極大的鼓舞了華人民計程車氣,極大的打擊丁日本的侵略者,使他們認識到三個月內滅亡中國是絕對不可能的,華人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尊嚴,正是這種屢敗屢戰的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經千年的風霜,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想這正是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
-
3 # 中醫藥拔罐
中國,有一位將軍,就是“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的。
他被毛主席稱為戰將!
這位名將是誰?
回覆列表
“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這兩個成語的意思是完全不相同的,“屢戰屢敗”指的是多次打仗多次失敗,屢:多次;“屢敗屢戰”則是指即使戰鬥失敗了,但仍然堅持戰鬥,表達的意思層面和精神狀態是不一樣的。
區別:
1、側重點不同。
屢戰屢敗:突出的是一個“敗”字,說明戰者無能,次次戰鬥次次戰敗,讓人產生對其戰鬥能力的極大不信任。
屢敗屢戰:則突出的是一個“戰”字,說明戰者意志力堅強,次次戰敗仍然是鬥志昂揚,但是次次重來不肯認輸。
2、意思不同。
屢戰屢敗:表現的是一個人的失敗,多次打仗多次失敗。
屢敗屢戰:表示有恆心,即使失敗也不灰心,不氣餒,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精神, 表現的是一個人的執著與不屈。
3、精神層面不同。
屢戰屢敗傳達給人失敗和痛苦的感覺。
屢敗屢戰則帶給人希望。
故此,屢敗屢戰強調的是堅強的意志,強調永不服輸,永遠敢於挑戰的精神;屢戰屢敗代表的是失敗的事實,代表一味的失敗並沒有總結教訓,一直失敗下去,甚至永遠不會成功。雖然描述的事實相同,但二者的確會給人完全不同的體驗——“屢戰屢敗”會讓人覺得是辦事不利;而“屢敗屢戰”卻讓人感覺是不屈不撓,勇氣可嘉… 。這就是為什麼僅僅是調換了兩個字的順序,就會產生如此不同的效果的真正的原因?
中華文字蘊含深,
順序顛倒難辯分;
先祖傳下妙理語,
推敲再三始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