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格物”一詞中的“物”泛指宇宙、自然以及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這裡的“物”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世界”。

    “物”從何而來?

    《道德經》代表的華夏道易思想認為萬物的生成順序是這樣的。

    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現象。

    物形成而現象,就如同嬰兒來到母體,孕育而出,我們可以感知到的“物”也是這麼出現的。

    任何“物”,都根源於“道”。

    在《道德經》中,有許多關於“物”的描述:

    “有名萬物之母。”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補充解釋一下“格物”

    “格”這個字,由“木”、“夊”、“口”組成。

    “木”,本也;

    “夊”,是“止”的倒形,“止”是腳掌,

    “夊”則是腳掌反象;“口”,洞口;

    “夊”、“口”則有人從外來到半穴居的門口的意思。

    “格”因而有返本之意。

    所謂“格物”,也就是認清事物本來的樣子。

    並不是隨便拉個框架,找個抽屜、格子,把事物往裡一塞,就萬事大吉。

    而是要觀天之道,格物以自然。

    形而上的道易思維,在伏羲時代,演化出象數的思維,河圖洛書,便是對天道執行的符號標識,這是最初的格物

    到了黃帝的時代,文字發明了,華夏人用象形文字這樣的自然語言去擬合自然的生活,這是人文時代的格物。

    正確的“格物”的前提條件,就是理解掌握道易思維。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達誠意,達誠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齊家,以道齊家者可以以道治國,以道治國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這才是《禮記·大學》中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段話的意思。

  • 2 # 千千千里馬

    格物致知,首先是“格物”,格物,首先是“格”。過去,都認為格是分類。大體差不多。但是,根據儒家的思想實踐來看,格物的“格”,主要是把“物”類倫化,就是賦予“物”一個倫理的特性,這就與我們現代人,或者西方人的推究事理還不是一回事。

    比如,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就是孔子具體的“格物”。這裡孔子不是在探究松柏是不是耐寒的問題,而是通過鬆柏的耐寒,懂得人應該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再比如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這裡也不是在探討梅花的香味是從哪裡來的問題,哪裡來,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人應該耐得住寂寞,自然有美好品格。

    所以,格物的“物”是一種事物,也是一種精神。

    致知,就是要從事物或精神中選擇做人的志向。這種志向一旦卻定,就要付諸實踐,推及自身,影響一個家族,然後,影響一個社會群體。

    儒家主要探討人格和做人的倫理,所以“物”往往都是精神化的東西。格物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一點中國畫家提現的非常清楚。比如畫梅蘭竹菊,這些梅蘭竹菊早已不是具體的“物”,而是精神境界的象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喻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