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情1

    “蘇門四學士”為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蘇門六學士”為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蘇門後四學士”為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榮。加起來共10人。

  • 2 # 老街味道

    問題:“蘇門四學士”+“蘇門六學士”+“蘇門後四學士”共有多少人?

    北宋中期,一代英才蘇軾的光輝照亮了大宋文壇。元佑年間追隨蘇軾學文的人數不勝數,其中最為出名的史稱有“蘇門四學士”、“蘇門六學士”和“蘇門後四學士”,他們成為了元佑年前後幾十年北宋文壇的中堅。

    前言

    蘇軾是北宋的文壇領袖,很喜歡獎掖後進。於是便有了“蘇門四學士”、“蘇門六學士”和“蘇門後四學士”之說。

    一共有10個人。

    一、蘇門四學士

    蘇軾在《與李昭玘書》中說:

    軾蒙庇粗遣,每念處世窮困,所向輒值牆谷,無一遂者。獨於文人勝士,多獲所欲,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來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之。

    秦觀秦少游、黃庭堅黃魯直、張耒文潛、晁補之晁無咎,,四人即蘇門四學士。

    南宋學者楊湜,字曼倩,他的《古今詞話》中寫過:

    東坡有二韻事,見於行香子。秦、黃、張、晁,為蘇門四學士,每來,必命取密雲龍供茶,家人以此記之。、

    到了元朝編著《宋史》時寫到:

    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學甫而不為者。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二、蘇門六君子

    蘇軾《與李方叔書》又云:"

    頃年於稠人中,驟得張、秦、黃、晁及方叔、履常輩,意謂天不愛寶,其獲蓋未艾也。比來經涉世故,間關四方,更欲求其似,邈不可得。以此知人決不徒出,不有立於先,必有覺於後也。"

    稠人,眾人的意思,蘇軾說他在眾人中,發現了張耒、秦觀、黃庭堅、晁補之、李廌、陳師道六個人。後來行走四方,卻很難在遇到他們這一類人才了。

    其中陳師道與李廌於蘇軾相交比較晚,但是陳師道是蘇軾舉薦作官的,李廌“以文章見知於軾”。所以又有"蘇門六君子"之說。

    南宋有《蘇門六君子文粹》,據說編輯者可能是南宋詞人陳亮,已經把陳師道與李廌列於蘇門之下。另宋人邵浩《坡門酬唱集引》說:

    "取兩蘇公兄唱弟和,及門下六君子平日屬和兩公之詩,摭而錄之,曰《蘇門酬唱》。"三、蘇門後四學士

    前面節選《古今詞話》時說

    東坡有二韻事,見於行香子。秦、 黃、 張、 晁,為蘇門四學士。每來,必命取密雲龍供茶,家人以此記之。

    說蘇黃等四學士登門時,蘇軾一定取好茶密雲龍招待,所以家人便記住了。

    後面還有一段:

    廖明略晚登東坡之門,公大奇之。一日又命取密雲龍,家人謂是四學士;窺之,則廖明略也。

    廖明略登門時,蘇軾也令人取密雲龍招待,佳人以為哪一位四學士來了,沒想到是廖明略 。

    廖明略即廖正一,號竹林居士,他就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後四學士的說法源自宋朝韓淲的《澗泉日記》:

    廖正一明略、李格非文叔、李禧膺仲、董榮武子,時號後四學士,明略有《竹林集》,文叔有《濟北集》,膺仲、武子文集未之見也。

    韓淲,字仲止,號“澗泉”,南宋著名詩人。

    他說的後四學士有廖正一、字明略,李格非、字文叔,李禧、字膺仲,董榮、字武子。李格非是李清照的父親,另外兩個人不甚有名。

    結束語

    蘇門四學士分別是秦觀 、黃庭堅 、張耒 、晁補之;蘇門六君子加上了陳師道和李廌二人。

    蘇門後四學士是廖正一、李格非、李禧、董榮四人。

    回答題主的問題,“蘇門四學士”+“蘇門六學士”+“蘇門後四學士”共有10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了!你們還記得打燈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