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濤說亂世史,我來回答。
1、文明之前的“文化”
眾所周知,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之前,是新石器時代;按照目前田野考古的成果,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存在上百個文化,是滿天星斗(沒文字,但是能夠進行墾、捕、漁、獵等生產活動的族群),而華夏文明誕生的中原之地,正位於“墾、捕、漁、獵”的交界之地。
而且這是通例!著名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認為,世界文明的搖籃,中華文明、蘇美爾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都產生在多種“新石器文化”的交界之地!
(世界文明搖籃不包括希臘,因為希臘文明是蘇美爾文明與埃及文明融合的產物)
(商朝所在中原之地,就是“多種文化的中央之地”,誕生了甲骨文)
東胡是中國東北的最古老遊牧民族之一。與濊貊、肅慎一起,被稱為古代東北三大民族。有專家認為,從商代初年到戰國,東胡存在超過1300年。
我們看看具體的文獻記載。
“東胡”一名最早出現於東周時期的《逸周書》:“東胡黃羆,山戎戎菽”。當時中原人把活動在匈奴(胡)之東的部族,皆稱為“東胡”。
據《史記·匈奴列傳》,東胡從有史記載以來,在春秋戰國之際,和中原的燕國和趙國的接觸比較頻繁。和燕國、趙國交戰,互有勝負。
(“東胡人冬天著裝”假想圖)
但這兩則史料,最古距今也有3000年的歷史;我們想在人類學上獲得一塊真正的東胡人骨頭,幾乎不可能。於是專家,採取了反推的方法。
朱泓教授在《東胡人種考》一文,根據歷史地理學、人類學、考古學、以及學界共識,認為鮮卑、契丹、蒙古同屬一種,都是低顱、闊面、面部扁平度很大的西伯利亞蒙古人種。而簡單認為,東胡,是這三個遊牧民族的祖先!
2002 至 2003年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 ,對內蒙古赤峰市井溝子遺址西區的一批墓葬進行了發掘 ,共清理墓葬 58 座 ,初步判斷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年代上符合東胡存在的年限。
而觀察墓葬的動物骨頭,牲墓葬的比例高達 89.29%,符合遊牧經濟特徵,即該春秋——戰國墓葬極可能是東胡墓葬,而分析墓葬人骨,也是低顱、闊面、面部扁平度很大的西伯利亞蒙古人種。
因此,結合專家論文,我們可以初步認為,3000多年的東胡,就是西伯利亞蒙古人種,即黃種人的一種。
排除說法,先為屠何。唐人尹知章注《管子》稱:“屠何,東胡之先也。”但此說與更古老的《逸周書》、及《管子》原文矛盾,後兩本古書都認為東胡與屠何並存,故此說不足信。
排除說法,先為山戎。張博泉《東北歷代疆域史》中說:“東胡春秋時為山戎,入戰國後統稱為東胡。”主此說者大都認為東胡之名始見於戰國。但還是那個問題,《逸周書》說東胡在東周初年就已存在。而且,不同體系的上古典籍,《山海經》也記載了東胡,也說東胡不會晚到戰國才出現。所以,此說法排除。
排除了兩種,東胡先為土方說就變得可能了。題主引用今天《黑龍江縣誌》的說法,說東胡也稱土方,而土方,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存在。土方的活動範圍在山西、陝西一直到內蒙古以北,比東胡活動的範圍要大,極有可能與東胡繁衍,甚至就是東胡的祖先。另外,甲骨文中商人經常擊敗周邊的民族,其中就包括土方。商族認為土方處於個落群的初級階段,文明程度和經濟水平遠遠落後於中原,也很好的勾勒了東胡祖先的一種初級形態。
(戰國時候的東胡)
我是濤說亂世史,我來回答。
作為商周之際的東北遊牧民族,東胡在匈奴東邊。以目前人類學的間接證據來看,東胡是“蒙古西伯利亞人種”,即黃種人。更進一步,他們的來源為土方,確實更可能。其他還有多種說法,如先為屠何、先為山戎、先為富河文化。1、文明之前的“文化”
眾所周知,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之前,是新石器時代;按照目前田野考古的成果,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存在上百個文化,是滿天星斗(沒文字,但是能夠進行墾、捕、漁、獵等生產活動的族群),而華夏文明誕生的中原之地,正位於“墾、捕、漁、獵”的交界之地。
而且這是通例!著名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認為,世界文明的搖籃,中華文明、蘇美爾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都產生在多種“新石器文化”的交界之地!
(世界文明搖籃不包括希臘,因為希臘文明是蘇美爾文明與埃及文明融合的產物)
(商朝所在中原之地,就是“多種文化的中央之地”,誕生了甲骨文)
東胡是中國東北的最古老遊牧民族之一。與濊貊、肅慎一起,被稱為古代東北三大民族。有專家認為,從商代初年到戰國,東胡存在超過1300年。
我們看看具體的文獻記載。
“東胡”一名最早出現於東周時期的《逸周書》:“東胡黃羆,山戎戎菽”。當時中原人把活動在匈奴(胡)之東的部族,皆稱為“東胡”。
據《史記·匈奴列傳》,東胡從有史記載以來,在春秋戰國之際,和中原的燕國和趙國的接觸比較頻繁。和燕國、趙國交戰,互有勝負。
(“東胡人冬天著裝”假想圖)
但這兩則史料,最古距今也有3000年的歷史;我們想在人類學上獲得一塊真正的東胡人骨頭,幾乎不可能。於是專家,採取了反推的方法。
朱泓教授在《東胡人種考》一文,根據歷史地理學、人類學、考古學、以及學界共識,認為鮮卑、契丹、蒙古同屬一種,都是低顱、闊面、面部扁平度很大的西伯利亞蒙古人種。而簡單認為,東胡,是這三個遊牧民族的祖先!
2002 至 2003年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 ,對內蒙古赤峰市井溝子遺址西區的一批墓葬進行了發掘 ,共清理墓葬 58 座 ,初步判斷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年代上符合東胡存在的年限。
而觀察墓葬的動物骨頭,牲墓葬的比例高達 89.29%,符合遊牧經濟特徵,即該春秋——戰國墓葬極可能是東胡墓葬,而分析墓葬人骨,也是低顱、闊面、面部扁平度很大的西伯利亞蒙古人種。
因此,結合專家論文,我們可以初步認為,3000多年的東胡,就是西伯利亞蒙古人種,即黃種人的一種。
排除說法,先為屠何。唐人尹知章注《管子》稱:“屠何,東胡之先也。”但此說與更古老的《逸周書》、及《管子》原文矛盾,後兩本古書都認為東胡與屠何並存,故此說不足信。
排除說法,先為山戎。張博泉《東北歷代疆域史》中說:“東胡春秋時為山戎,入戰國後統稱為東胡。”主此說者大都認為東胡之名始見於戰國。但還是那個問題,《逸周書》說東胡在東周初年就已存在。而且,不同體系的上古典籍,《山海經》也記載了東胡,也說東胡不會晚到戰國才出現。所以,此說法排除。
排除了兩種,東胡先為土方說就變得可能了。題主引用今天《黑龍江縣誌》的說法,說東胡也稱土方,而土方,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存在。土方的活動範圍在山西、陝西一直到內蒙古以北,比東胡活動的範圍要大,極有可能與東胡繁衍,甚至就是東胡的祖先。另外,甲骨文中商人經常擊敗周邊的民族,其中就包括土方。商族認為土方處於個落群的初級階段,文明程度和經濟水平遠遠落後於中原,也很好的勾勒了東胡祖先的一種初級形態。
(戰國時候的東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