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綠春濃

    前無畏艦最早指19世紀的海軍主力鐵甲艦(後分類為戰列艦)。

    無畏艦採用了蒸汽輪機替代復脹蒸汽機,這不僅使無畏艦(作為艦型存在)可以達到20-22節的極速,比前輩高出不少,而且可以長時間維持這一航速。

  • 2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超無畏艦(也稱高速戰列艦)都是海軍主力戰列艦在歷史的上為為劃分他們而制定一定的標準,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鐵甲艦和無畏艦。一個是從木製船殼變為全鐵殼軍艦,一個是統一了主炮口徑標準,而在鐵甲艦和無畏艦的中間的那段發展時期又與這兩個時期的標準不一樣,為了區分他們,就劃分了前無畏艦這個標準給它。有明顯的一級、二級炮塔分佈

    前無畏艦一般只有前後兩個同倍徑的主炮塔,以及大量的副炮,或者分為一級主炮或者二級主炮,就比如日本的河內級為例。它擁有2座50倍徑的雙聯裝305炮塔,和4座45倍徑的雙聯裝305炮塔,分為一級炮和二級炮。同時又有10門152毫米和16門12磅副炮。

    而德國第一型無畏艦拿騷級與日本河內級一樣採用六邊形炮塔布置,但是拿騷級的主炮全部都是45倍徑的雙聯裝280毫米炮,12門150毫米炮,這樣的主炮佈置可以共同使用一個射擊引數對目標進行齊射,而且無畏艦的炮塔一般都不會少於3個。所以他們最大的差距就在於遠端齊射火力。

  • 3 # 飛行者埃裡克

    無畏艦的創新有三個方面:

    1.全重炮佈局,摒棄了二級主炮。

    2.集中火控,火控解算由火控室集中計算,統一控制各主炮塔的開火時機

    3.蒸汽輪機的應用。

             熟鐵甲或鋼面鐵甲(康邦裝甲),要想擋住30倍徑12吋炮需要14吋,面對英國13.5吋炮需要17-18吋厚。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不是什麼船都能配的起重灌甲的,近萬噸的脆皮也有一大把,而且是跑的賊快。6吋的副炮壓根壓制不住。當年的戰列艦主炮就4門,又沒有良好的炮塔結構,幾分鐘一發是正常水平,所以為了對付那些噸位大,速度快的傢伙,不得不在主炮和副炮之間插入一級二級主炮,8-10吋的口徑,一分鐘左右一發的射速,通常佈置在四個角上,力求無死角。但是硬化裝甲的出現,導致二級主炮沒用了,8吋的硬化裝甲扛12吋炮一點壓力都沒有,角度不好6 吋都不一定打的穿。當然,當年的穿甲彈不帶被冒,炸藥的敏感度也偏高。穿甲能力不強也是一個因素。而且隨之炮塔結構的完善,大口徑炮的射速也提高很快,乾脆就取消了二級主炮,搞全重炮得了。而且提出全重炮戰列艦也不是英國第一家,義大利和美國都有這樣的方案。

    全重炮佈局出現之前,一艘戰艦上亂七八糟的口徑一堆,主炮,二級主炮,副炮也有兩個口徑,還有一堆75/6毫米的反雷擊炮。還沒有測距儀,大口徑炮射速又慢,射程又近。基本就不存在集中火控的前提。但是裝備了大量大口徑重炮之後 ,射程增加,彈道又一致,而且發明了測距儀。即使類似倫坡指揮儀發明之前,集中指揮火炮使命中率大幅提高。

    其實相對前無畏艦,蒸汽輪機的使用才是革命性的。蒸汽輪機相對於之前普遍使用的三脹蒸汽機,功率大,振動小,關鍵是重心低。功率大就不說了,振動小的好處就很明顯了。三張機不是跑不快,但是不能長時間保持高速,實在是震的不行,船體受不了,火炮打不準,人也吃不消。有了汽輪機,戰艦就能在腳長時間裡保持高速,艦體的抖動對火炮的精度影響也下來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重心降低。要知道當初也不是沒人想搞全重炮,也不是沒人想搞全中軸線。無奈三脹機的重心高,體積大,要是在多裝們主炮,搞不好就翻了船了。就是因為有了重量輕,體積小的汽輪機,才使得在甲板上堆十幾門大口徑炮成為可能。當然,美國和德國的第一級無畏艦都是三脹機,結果,美國就造了一票鐵烏龜,德華人在平甲板上鋪了6座11吋的炮塔。和無畏壓根不是一個檔次。

    所以,無畏艦的出現是一個劃時代的產物。一條無畏艦打兩三條前無畏跟玩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品牌如何才能證明社交營銷的投資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