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嶽掩赤城

    謝邀,涵道尾槳優勢在於安全性和隱蔽性,但結構太複雜,效率不高,不適合大中型直升機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涵道尾槳在6噸以下的直升機中,擁有明顯優勢。直升機越大,涵道尾槳弊端會急劇放大。這種設計最早是法國南方航空公司(已併入歐洲直升機公司)最先研究和使用,並在1967年首次應用在小羚羊直升機上,從那時起,該公司很多直升機上都使用這一設計,包括著名的“海豚”直升機。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從法國引進了海豚直升機技術專利,也開始在直-9等直升機上應用這一技術。

    中國的直-9/海豚直升機,當年中國就是以此開始接觸涵道尾槳技術

    涵道尾槳的槳葉藏在尾窗口裡面,周圍都被包裹住,因而安全性相當不錯,這也是涵道尾槳的最大優勢。輕型直升機墜毀的最多原因,是因為在低空飛行時,槳葉不小心打到樹枝、樹枝、電線、以及地面飛揚起來的固體廢棄物等,而涵道尾槳可以有效避免尾槳被擊中的機率,從而顯著改善安全性。此外因為外殼的保護,避免尾槳不小心擊中地面人員的可能性。

    直-19武裝/偵查直升機起飛重量4.5噸,採用隱蔽性較好的涵道尾槳方便偵察

    另一方面,涵道尾槳槳葉數量較多、長度較短、槳葉尖端密封,可以大幅度降低尾槳的噪音和振動,從而提高隱蔽性。而且涵道尾槳槳葉面積較小,且正面看不到尾槳,因而雷達反射訊號也小,這也是很多軍用偵查/武裝直升機選擇涵道尾槳的原因。

    夭折的RAH-66科曼奇隱身武裝/偵查直升機

    而涵道尾槳最大缺點就是在於,整個涵道視窗面積很難做大,做大的話要付出的結構代價太大了。並且涵道尾槳的傳動裝置在尾槳輪轂裡面,也很難提高工作功率。這也是大中型直升機不會選擇涵道尾槳的原因所在,提高涵道尾槳的功率太難,代價太大。AH-64重型武裝直升機,如果採用涵道尾槳的話,想象下要造多大的涵道才行?

    目前涵道尾槳直升機中,體型最大的是俄羅斯的卡-60,不過毛子是改變發動機廢氣排氣方向,可以產生側向推力,輔助涵道尾槳來進行配平。有時候毛子的這種簡單,粗暴的設計思路,還真挺佩服的。毛子的卡-60,注意黃圈的發動機排氣口,由此產生少量推力來輔助涵道尾槳。

  • 2 # 星輝650

    涵道式直升機尾槳的優勢是相對更落後的外露式蜻蜓尾槳而言的,

    相對說來,涵道式更安全,更隱蔽,力度也更大,因而尾槳也更短小,

    涵道本身,氣動效率高,勁大,槳葉內包,不怕樹枝,也不易傷害到人,因為效率高,產生的扭矩夠用,就不必太長,尾槳可以做的更短,整體直升機體型更緊湊,停放更省空間。

    但這些優勢並沒保持太久,就被更先進更合理的無尾槳設計佈局再次超越了。

    共軸雙旋槳,遠超涵道尾槳。

    即使在共軸雙旋佈局沒問世的時代,涵道尾槳也不適合重型超重型直升機,

    涵道槳做不了太大。武直還行,大型運輸直升機就不方便採用。

    在尾推槳方面,涵道尾推槳一樣有明顯優勢,

    無論是潛艇涵道泵推,還是直升機涵道尾推,

    共軸雙旋頂槳,+雙涵道尾推槳,或單涵道尾推槳,都比無涵道設計的尾推槳效率更高,

  • 3 # 劉模王

    直升機涵道尾槳與常規尾槳對比,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確實具有優勢,當然不足的地方也很多。

    優勢:槳盤直徑可以做得更小巧,槳葉也比較短小,有涵道的保護,增強了地面人員的安全性,和飛行的安全性。噪音也會小很多,受主旋翼氣流乾擾較小,雷達反射波也會變小,從外觀看整架飛機成流線型,更美觀。

    不足:與傳統尾槳相比槳葉數量更多,需要消耗發動機的更多功率。結構也更復雜。

    建造成本也高,維護保養繁瑣,尾部重量也會增加,飛行機動性不如傳統尾旋翼,再者受專利的限制,不是隨便就能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晚加泰羅尼亞德比,武球王有沒有可能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