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行偃1
-
2 # 九尾讀正史
真實歷史上的馬騰不是漢室的忠臣,僅僅是割據一方的軍閥而已。
馬騰小的時候家裡很貧困,曾經砍柴為生。後來因為作戰勇猛一步步爬到了徵東將軍的地位。馬騰並沒有明目張膽的反過曹操,反而在曹操和袁紹官渡之戰時,命兒子馬超幫助曹操擊敗了幷州的高幹。
後來馬騰和西涼的另一位軍閥韓遂反目成仇(兩人本為異姓兄弟),韓遂殺死了馬騰的妻子和兒女,於是兩人相互攻伐。在鍾繇和韋端的調解下,馬騰和韓遂和解,但是馬騰也許是厭倦了西涼混亂的軍旅生涯,最後決定入朝為官。
曹操拜馬騰為衛尉,位列九卿之一,馬騰於是就帶著全家二百餘口人到了朝廷裡開始享清福了。
然而,馬超聯合韓遂反叛,曹操知道後下令扣押馬騰全家,接著曹操就率軍出兵西涼平定了馬超。在曹操回到鄴城後,就下令斬殺了馬騰全家老少二百餘口。
馬騰算是三國時期“被坑爹”的典型代表,就好比“我爸是李剛”裡的那個李剛一樣,被兒子坑死。
-
3 # 禁街虎1
漢代的西涼應該算是地處蠻荒吧?到底是不是真的聽從中央指揮?《三國演義》中的馬騰並沒有在漢室危如累卵時及時出手,除了衣帶詔有他的名字,只在後董卓時代出現一次,也只是他兒子馬超陣斬王方,活捉李蒙,為這員三國中期的猛將出場開了個頭,亮了個相。沒多久馬騰又銷聲匿跡,回到西涼過他的逍遙自在生活了。
再出場的時候,被曹操殺掉,結束了不為現代人知的一生。
說他是忠臣,主上危難卻不能及時想對策救援。說他是奸臣,他又奉衣帶詔除賊未遂。這個是很矛盾的,無法界定。但是不能說他沒有和董卓對面硬扛就不是忠臣,想做奸臣,也就沒必要在鋤奸名單上簽字,提著腦袋跑去湊數了,亦或者簽名之後跑去舉報,都可以為自己洗清干係。可他從始至終沒有那麼做,說明對君主還是很忠心的。至於為什麼不第一時間發兵救主,也只能說是他救援不力。
-
4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不知為什麼,一看到三國時的馬騰、韓遂等割據西北涼州勢力,便會聯想起近代民國時期馬鴻逵、馬步芳等軍閥派系。
這些派系明面上都尊奉民國政府,掛孫文遺像,舉青天白日旗,私下裡卻都與民國政府在權益上動不動擺擺小算盤,糾扯不讓。想與中央要點錢糧時,諂個媚鞠個躬,中央想要排程插人時,又推三阻四。
中華千年歷史中,一俟亂世,西北割據勢力便會上演掛羊頭賣狗肉的劇目。算起來,馬騰、韓遂之流應該是祖師爺輩份了。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立場是尊劉抑曹,少不得多加美言蜀漢人物。與曹操做對的,被曹操害死的人物,自然更會運用到書中去。比如吉平、彌衡,都用了章節。
馬騰做為蜀漢重將馬超的父親,而且本人也確為曹操所害。羅貫中自是順勢把馬騰列到了反曹扶漢一方。描寫添加了馬騰參與了掛有劉備簽字的"誅曹衣帶詔“,後又中曹操奸計不屈而亡情節。
事實上,別說馬騰參未參與衣帶詔存疑,就是他活著時與劉備見沒見過面都不好說有與無。
馬騰在西北,先與韓遂結義共好,後兩人又分化爭勢。後來他調入中央,極大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是他與韓遂在權勢爭奪中處了下風,為保全自身馬家勢力,在朝庭、韓系中,做出的一種政治權衡之舉。
《三國演義》中,馬騰之死,被寫成是曹操偽詔,現調入朝庭遇難的,足不可信,一方諸候,說召來就敢來嗎?史料是,馬騰那時已在朝中任職。
絮一句,韓遂此人,其實是個梟雄級人物,有手腕有權謀,盤踞縱橫西北涼州多年,招撫或打壓當地各大小勢力很有一套,七十多歲才死。
回覆列表
答:馬騰作為鎮守涼州地區的邊關將領,對穩定後漢三國時期的邊關秩序,處進中央政府對邊境地區的掌控、融合少數民族,都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
為此,曹操給予他非常優厚的待遇,獲得了朝廷的認可,不失為漢室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