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諞秦腔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民族危機激發了人們變革圖存的使命感,先進的文化人為了讓戲曲為社會變革服務,也為了戲曲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先後發起了戲曲改良和戲曲改革運動。作為古老劇種的秦腔,在戲曲改良、改革運動中發揮了帶頭和中堅的作用,其代表性的表演團體有西安易俗社等。 民國初年,陝西文人發起成立了西安易俗社(1911),他們攜手老藝人一起進行秦腔的改革,使中路秦腔得到迅速的發展。易俗社的發起人是一批有文化修養、有一定社會地位又有強烈變革意識的文人。其創始人李桐軒、孫仁玉等都是同盟會會員,他們與梁啟超、陳獨秀等人一樣,認為中國社會需要變革,而戲曲是“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的最好工具,因此積極主張進行戲曲改良。易俗社四任社長高培支說:“易俗社所負責任,即是改良社會,改良即是革命,革命即是易俗。時間無停止,革命無停止,社會無停止,易俗無停止。” 1913年10月,易俗社還自辦刊物《易俗雜誌》,在創刊號上發表了李桐軒的《甄別舊戲草》。列舉傳統劇目306出,分為可去者、可改者、可取者三大類。提出“推其陳,出其新,病乃不存;陳之不推,新將焉出?”並提出:“即戲論之,苟不為上流人娛耳目計,欲寓以教育之意者,則寧舍陽春白雪,而取下里巴人。”從這些內容看,後來新中國的戲曲改革是深受其影響的。在這一正確的戲曲改良思想的指導下,該社以“移風易俗,輔助社會教育”為宗旨,自成立以來,大量進行秦腔創演活動。 據統計,易俗社的二三十位劇作家在建國前的37年間,共編演了大小劇本七百多部;他們還聘請了陳雨農、黨甘亭、李雲亭、劉立傑、呼延鑫、趙傑民等有聲望、演技高超的名老藝人擔任教師,培養了13期共六百餘名學員,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秦腔的著名演員。易俗社的不少新創劇目後來成為秦腔的保留劇目,如《三滴血》、《軟玉屏》、《翰墨緣》、《奪錦樓》、《雙錦衣》、《庚娘傳》、《櫃中緣》、《看女》等。這些劇目的演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如範紫東於1917年創作的《軟玉屏》。該劇是範紫東有感於封建社會對奴婢的迫害,憤而編寫了這一劇目,以“光被管絃,庶幾表人權尊重”。據範紫東回憶:“本劇初演在民國六年十月。次年春,在曲江春便酌,座中有警察廳第三科科長謂餘曰:‘閣下所編之《軟玉屏》演出後,就把我忙煞了。’餘曰:‘此劇與君何涉?’科長笑曰:‘近三、四月,本科所收案件,計三分之一皆虐婢之事也。我傳婢主到案,先問她看過《軟玉屏》沒有。其中看過的居多,也有沒有看過的。我說,你先把這戲看了再處理,大約年長者皆勒令出嫁,幼者酌量處置,先生此劇造福不淺。餘曰:就是對不起仁兄。’一笑。”這段記載,極好地證實了易俗社的秦腔演出對當時社會封建流弊積極正面的干預和影響,更是對“移風易俗,輔助社會教育”宗旨的最好印證。 易俗社之前,秦腔的演出團體主要是江湖班社。在清乾隆年間刊印的《秦雲擷英小譜》的題詞中,有“西地梨園三十六,與郎細細辨秦聲”的詩句,嚴長明在書中寫道:“西安樂部著名者凡三十六,最先者曰保符班。”這說明當時班社很多,確數為36班,這些班社也只是演戲。而易俗社是集創作、演出、理論研究與人才培養於一體的戲曲機構,其在秦腔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在易俗社的影響下,西北地區出現了一大批以學社命名的戲曲班社。如陝西的榛苓社、三意社、正俗社、秦鏡社、秦鍾社、通俗社、益民社、維新社、新漢社、牖民社、培風社、曉鍾社、移風社、秦光社、國光社、集義社、光華社、上林社、尚友社、天漢社、華慶社、藝聲社等,甘肅的秦中社、任興社、化俗社、合新社、同樂社、新民社、覺民社、平樂社、三興社、新興社、振興社、福盛社、化俗社、三盛社、同俗社、眾興社、新華社、新秦社、福利社、新伶社、宏慶社等,寧夏的覺民社、中雅社、光華社、陽秦社、精誠社等,青海的雲育社、正興社、秦鍾社、通俗社、共和社等,新疆的天成社、新盛社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頭怎麼做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