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明代文學史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段,明代近三百年的文學發展歷程中,湧現出不少傑出的文學人物和新穎的文學思潮,所謂“臺閣體”就是其中一例。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認知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明代文學的輝煌成果

    大明王朝建立後,在第二代君主在位時期發生“靖難之役”,朱棣奪得政權後,明王朝的政權愈加鞏固。成祖永樂至憲宗成化年間,統治集團治理有方,社會秩序逐漸穩定,經濟穩步發展,在這種歷史大環境下,思想文化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當時臺閣輔政重臣“三楊”,的倡導與默許下,“臺閣體”的文學作品走上歷史舞臺“大放異彩”

    三楊畫像

    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均為明代前期的“治世能臣”,是所謂“仁宣之治”的締造者。這幾位重臣位高權重,知人善用,在治理軍政事務上頗有一套。在明廷統治階級的努力下,三楊也認為當下的承平之世得來不易,有加以歌頌的必要。所以“臺閣體”最大的特點就是歌功頌德、吹捧“盛世”。同時由於是為了“政治正確”,也很難說能表達作者的個性和思想。這樣的官樣文章很難談得上什麼社會價值和批判精神,如果說有什麼可取之處的話,也就是用辭華麗,此外別無長處。難怪後世稱其“闒冗膚廓,幾於萬喙一音”,明代文風遭受其荼毒不淺。

    楊士奇《東里文集》

    這樣的文風既得到統治集團的喜愛,又不會有觸犯“文字獄”的風險,自然受到相當大一部分文人的追捧。明代中期的 “茶陵派”也深受臺閣體風格的影響。

    參考資料:

    張廷玉等:明史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四卷),

    陳戍國、陳冠梅:中國禮文學史(元明清卷)

  • 2 # 澳古說歷史

    “臺閣體”是指明朝永樂年間到成化年間,在文壇上所短暫流行過的“臺閣體”詩,為何取名“臺閣體”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這種文學風格的代表性人物就是當時權傾一時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而他們都是內閣與翰林院的文臣,也是朝堂上權利最大的人物,所以世人就將這種文學風格稱為“臺閣體”(臺閣在當時指的就是內閣與翰林院),臺閣體詩文的特點就是內容大多比較貧乏,多為應制、題贈、應酬而作,題材常是“頌聖德,歌太平”。

    事實上,將文學與政治結合,強調文學政治性,鼓吹文治,已然成為“臺閣體”文士的重要理論話題。比如臺閣領袖楊士奇曾在《東里續集》卷六十一《太平聖德詩》,其三詩曰“元愷登庸比舜功,恤民愛物禹湯同。九州四海涵恩澤,都在陽和化育中。”在這裡他就聯絡生民頌歌“宣德”之太平,筆墨卻指向“恤民愛物”的仁治,這裡政治意味十足。當然其他的如其他的“臺閣體”詩人也差不多跟楊士奇差不多,如明朝曾認國子監祭酒的李時勉,他在《跛後樂堂卷》就說到“平居言議,未嘗一語不在天下國家”,在這裡他就以天下國家為自任,並強調了詩文的政治社會內涵,與皇令實相吻合。

    “臺閣體”的出現其實很像北宋初年的“西昆體”,在政治敏感時期,雍容典雅而空洞無物或許就是保全自己的最好手段,其實臺閣重臣“三楊”目睹“靖難”鉅變,何嘗不是戰戰兢兢?因此他們的詩文只追求所謂“雍容典雅”,多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應制”和應酬之作,脫離社會生活缺乏實際內容,毫無創新,毫無生氣。其目的大家想來都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把皇帝哄的開心,也只有這樣自己的命才不會丟。

    但後期,可想而知,“臺閣體”的核心就是“頌聖德,歌太平”,所以毫無新意,這種文風之所以能夠在當時流行於整個明朝,最大的原因在於統治者的倡導,因此才能風靡全國,但是這種流行的方式,缺點也可想而知,一旦統治者不喜歡這個文學風格,或者說不倡導這個文風,那麼他勢必就會衰落,並最終消失,很明顯“臺閣體”就是這種型別的,最終因為“臺閣體”不受之後皇帝的喜歡,這種文風最終退出了文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式和顏色的高筒靴是最值得入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