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而436
-
2 # 楊曉豔
原因一:物質條件好了,年輕一代沒有經歷過苦日子,不懂得珍惜
相比三四十年前,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可謂日新月異。這一點,對經歷過五六十年代災荒年的人來說,他們有更深刻的體會。聽長輩說過,那個年代,沒有吃,人們吃野菜、樹皮,有一頓稀飯吃那是比過年還要開心的事。而現在各種時令蔬菜,大魚大肉每天都擺上桌,時尚還有山珍海味,這讓人們的味口變得百般挑剔,什麼都覺得不好吃。不好吃、吃不下去的東西就要處理,處理的方式是“倒掉”。其實老年人還是十分懂得珍惜的,他們往往捨不得倒掉,即使吃剩下了也要留下來“炒冷飯”,還常常借題發揮向年輕人講些“憶苦思甜”的故事。但是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那些故事,訴說得再苦再艱難也不會感同身受,所以還是我行我素。
原因二:受請客文化的影響,浪費成為一種迫不得已的風氣對比家裡吃飯和餐廳請客吃飯,顯然後者浪費更為嚴重。在餐廳請客,人們通常喜歡菜餚擺滿桌子。追究原因,主要是主人的心態問題。他們往往認為菜品不夠豐富則表示請客不夠誠意,客人雖然嘴上不會說什麼,但是心裡還是會有自己的想法。 與其給客人留下猜測的空間,不如首先用行動堵塞可能引起想像的漏洞。另一方面,主人覺得菜品不豐富顯得寒磣,不禮貌,或者說做人不成功。主人請客都希望給客人一個待人熱情大方的印象,這一印象從哪裡體現,最直觀的表達方式就是菜品的數量和質量。所以,在飯桌上,主人往往寧可多花錢,也不願讓彼此感覺難堪。中國是一個禮儀之國,講究禮尚往來。今天你請我吃了一頓海鮮,我明天回請你絕對不可能請你吃一碗小面。這些還只是形成”浪費“的基礎,如果這裡面再加上商家的引導,那就更順理成章了。商家們往往極力推銷自家的特色菜,也不管對方有幾人消化,能不能消化完,賣出去換成真金白銀,充實自己的錢袋是關鍵。記得以前看過一則新聞,在國外點餐服務員會提醒客人,“菜點多了”“吃不完罰款”,而在中國請客文化的國情下,這種現象很稀缺。
原因三:弘揚傳統文化不夠,“粒粒皆辛苦”的觀念沒有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中國曆來是崇尚勤儉節約的國家。“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儉破由奢” “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這些都是古代人們創作的關於節儉的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寫入了小學課文,人人都會念會背。但是僅僅在意識上進行植入是不夠的,還必須以實際行動來教育。看周圍的例子,我發現一個現象。前些年在餐廳吃飯,人們很少打包回家,究其原因是覺得面子上過意不去,感覺打包剩菜是丟人的事。而現在這種觀念大大改變,人們已經接受剩菜打包回家的觀念。可見,只要行動跟上,觀念也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人人都心懷“粒粒皆辛苦”的思想,從我做起,勤儉節約之風一定會越吹越旺,形成風氣。
你說是嗎?
回覆列表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從舊社會和六零年過來的老人都有親身體驗。但現在的年輕人不以為然。現在的糧食不缺,而且很便宜。一百元能買六十斤麵粉。農民辛苦種地收到的糧食,人們不用一天的工資就能買一個月的糧食。農民是辛苦了,但年輕人不辛苦。
再說,掙錢比年輕人多的官僚和老闆,高階管理階層,他們對糧食更不屑一顧。一大桌子菜餚,他們只吃幾口就扔了。這樣的社會氛圍,你讓人們體驗粒粒皆辛苦?笑話。
過去有個故事,一個窮人和一個裝滿金子的富人遇到災難躲在一棵樹上。窮人袋裡有幾個饅頭。富人想用金子換饅頭,但窮人不換。結果富人餓死了,窮人活了下來。
就是這個時候,人們才相信: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