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然智者
-
2 # 雲隨風遠
謝邀。”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指一個人經過長期學習,自然形成的一種文學氣質。俗話:文有文質,武有武形。軍人、學生或從事文藝工作等的;無不是由各自的所習,經長期陶冶、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同氣質。要說有什麼科學依據?這個問題,不是單一領域認知,可以解答得了的。
-
3 # 李志勇LZY
腹有詩書氣自華;肚無知識心難意;
多學真道獲正理;存認說寫做事準;
人聽看覺好實際;易獲公認才大氣;
時常群傳推廣贊;久眾會讓您更美。
-
4 # 二興見
此句單獨使用,並不十分科學在理。“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兩句連在一起釋意才顯得有科學依據。其意是讀書多,知識豐富,並且襟懷若谷。能做到胸懷若谷的地步,肯定修養不淺,在學有所成的前提下,外表的精神和氣色慢慢就會變得豐盈而實美。也影響著人的氣質和個性特徵。還有兩類情況卻恰恰相反:有些即使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人,氣質和形象,還不如常人。內因還是在於個性使然,修養欠卻。相反,兼有讀書少,或沒讀過書的人,在社會生活,人生實踐中,練達了人情世故,曉情明理,也照樣氣質高雅,鶴立雞群。大家認為是這個樣子麼?
-
5 # 雲間煙火88
有“腹有詩書氣自華”來談談讀書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蘇軾被廣為流傳的一句經典名言。
蘇軾七歲知書、十歲能文,被鄉親鄰居們誇讚為神童。於是,蘇軾難免有點志得意滿,就隨手寫了一副對聯“遍識天下字,讀盡人間書”,還將它張貼在書房門口。
有一次,一個老人來家裡作客,看到了門上的對聯,就從袖筒中抽出一本書向蘇軾討教。
小蘇軾開啟一看,竟是一本先秦古書,小蘇軾就被難住。別說讀了,連裡面的字,都有好多是不認識的。
蘇軾羞愧難當,明白了學海無涯的道理。老人走後,蘇軾拿出筆墨在書房門口的那副對聯上,各添了兩個字:
發憤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自此以後,蘇軾日日以此聯自勉。不僅博覽群書,還自創“八面受敵”讀書法,教誨後世無數讀書人。
“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每次作一意求之。”
每一本好書,他都要讀上好幾遍,每一遍只帶著一個主題去探索,以求把一本書真正讀透。
他還給自己發明了一套獨特的讀書方法,叫“八面受敵之法”。就是把一本書分成了地理、人文、政策、史實等多個方面,每次只瞭解其中一個部分。
集中精力,分清問題,逐個擊破。這樣讀書效率高,記得牢。
同時,蘇軾會花比大部分人都要用功的精力去抄書背書。所以,才能夠有後來的從先秦百家,漢代大賦,再到唐代詩歌,無一不通,無一不精的蘇軾。
儒家給了他家國天下的使命;
道家給了他瀟灑豁達的心態;
佛家給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
正是這些書給了他生命的養料,智慧的靈魂,成就了他格局和胸懷。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清楚“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準確定位和含義。腹有詩書當然不是學了幾首或幾十首詩詞或者看了幾本書。而是量是很大的或幾百幾千首詩詞,決不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水平。讀的書也很多,按過去的說法或通讀“四書五經”和“諸子百家”而且內容都是積極向上的。這裡的“氣”是生命所在,中醫有“人活一口氣,人死一口痰”的說法,是生命之所在。“華”是超常的精神氣質。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知道長期的大量的讀詩書能夠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會有一種奮發向上、信心十足、精神飽滿的氣質和精神,有一種優雅的風格和獨特的魅力。這是在長期的讀詩書過程中逐漸磨鍊出的一種精神境界和品格,一種不服輸的感覺和氣勢。當人持之以恆學下去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腹內詩書也就很多了而且內容都是積極向上的,精神氣質的重大改變連自己都不可想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