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霍大勝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意思是:真正的“知者”不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喜歡錶達自己觀點的不是真正的“知者。”

    這個概念和蘇格拉底的:“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差不多。知識是無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個人知道的越多,就越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別人請教你一個問題,你給出的觀點只是自己的觀點,未必就適合別人。即便是你把自己所有的經驗都告訴了別人,那也很難成為別人的經驗。因為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經過教訓得來的,忽略“教訓”這個過程,很難得出真實的結果。

    另外,從因果論上來說,很多東西都是註定的,是人力難以改變的。努力可以改變軌跡,卻改變不了結局。真正的“知者”必定是懂得因果律的,他從一件事的開始,就看到了這件事的結局,明白了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一些結局之後,自然就會“知者不言”了。

    就如同《大話西遊》裡的至尊寶,即便是擁有齊天大聖的法力和月光寶盒的魔力,卻仍舊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

    如果是你,想必也會放下執著,帶上金箍,默默走自己該走的路。

  • 2 # 明心真人

    知者不言,以行代言。

    言者不知,投石問路。

    言行相符,知行合一。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

  • 3 # 馬振廷1

    知者不言,實物不會說話。言者不知。言語與文字同類傳遞資訊。離實際實物有距離言語名也。

    怎麼知,品,嚐,感,覺,知,感知的東西是沒寫在紙上的。言者說也,能說的語言名子文字是符號。文字不是實物,不能實用的,文字只是代言,只有實錢,實物才能感覺到。

    老子告訴我們,五千言裡的言外之意,在實踐中自己遇到,才能悟出正道。

  • 4 # 文開石

    單說這八個字,可以通俗的直接解釋成:

    “聰明的智者不多說話,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就不是聰明的智者。”

    或者

    “智者不輕易發表觀點,隨便發表觀點的是不懂裝懂的人”

    就夠了。話也不是不對。

    但是,結合上下文,通俗的解釋就有問題了。起碼是沒那麼淺顯。

    先上原文:

    《道德經》馬王堆帛書甲本(56)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㙂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上一章說的什麼?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後面說的什麼?

    只要上層的貴族和士大夫能夠做到,堵住私心的暗道和漏洞,關閉它的大門和小門。和著無名的“光”同去有名的“塵”,挫傷它的驕橫和銳氣,排除它的紛爭和干擾,使社會上下處在相對平衡的和諧狀態,這就叫“玄同”。所以說它“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 在“玄同”的世界裡,沒有親疏、利害、貴賤的分別,所以為天下貴。

    那麼“知者弗言,言者弗知”解釋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之類的是不是顯得突兀了?

    所以說這一篇講的是“玄同”的狀態,講的是平衡和自然。因此這句話想說的應該是:

    凡是反自然的知識都不宣講,相反宣講的都是不反自然的知識。

    這樣解釋也和道德經全篇的思想相一致。

    為什麼我們不把“言”與“不言”直接理解成說話、表述觀點之類的?

    這是參考其他篇幅中的不言,以及《道德經》中無為和不言的推崇。

    《道德經》馬王堆帛書甲本(2)第二章...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無為和不言,無為是不做違背自然的行為,不言指反自然的知識都不宣講。

    《道德經》馬王堆帛書甲本(43)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不言”的身教,“無為”的好處,天底下其它東西少有能趕得上它的。

  • 5 # 小李說道德經

    知道之君行不言少言之政,順其自然不擾民。不知道之君,行有為之政,則亂由此而起。

    自然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大智慧。老子五千言說的就兩字,無為。

    做人修身無為,少言之,可以參見大辯似訥。天下之亂,在於爭名爭利,不尚賢,沒有名可以爭,人們也不在乎名,自然少很多紛爭禍亂。老子的智慧參透,然後弘揚無形中可以消除很多災禍,平添很多福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地面裝甲部隊有沒有對抗集束炸彈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