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往文學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室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是曹雪芹以賈寶玉的口吻寫寶釵的一首曲子,在這首曲子裡,作者交代了寶釵的品格和寶黛釵三人之間的愛情悲劇。其中"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出自明代高啟的"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山中高士晶瑩雪是對寶釵最好的評價,她是聖潔高尚的隱士,冷眼看世間的紛紛擾擾。

    歷來,人們對寶釵的看法錯綜複雜,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第一,認為薛寶釵虛偽、奉承、八面玲瓏、投人所好、為人世故;第二,認為薛寶釵是人們心中理想的少女形象,她端莊平和,溫柔大度,知書達理。

    其實,作者塑造薛寶釵這個形象,絕非僅僅寫出一個八面玲瓏的小人,而是寄託了作者對複雜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沉思,他既讚賞這位少女的聰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劇命運,又痛惜她奴隸般的信奉禮教,批判她"隨分從時"的處世哲學。

    1、薛寶釵之貌——淡雅

    《紅樓夢》中描寫寶釵的面貌時說:"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少許言語,足以體現寶釵的淡雅之美,她不愛化妝,不喜歡戴花,而且不喜歡穿華麗的衣服,就連她的住處也如同雪洞一般,"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第40回555頁)。正值豆蔻年華,卻又有淡泊的生活習慣。

    對於薛寶釵的體型,文中有很多詞語來寫寶釵的豐潤,將她比作楊妃,但寶釵卻比喜歡把她比作楊妃,她說楊貴妃有個哥哥叫做楊國忠,而自己的哥哥卻遠遠不及楊妃。這些情景無一不透露出寶釵的明事理,正是因為寶釵明事理才不會讓自己的母親操心,她明白仕途是當下唯一生存的選擇,而自己也要做一個為仕途經濟服務的妻子。

    2、薛寶釵之才——淡然佛系

    薛寶釵才學超群,博古通今,卻懂得藏愚守拙,在派系摩擦中做一個清淨潔白的女兒。寶釵作的詩具有含蓄渾厚的特點,她的"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也體現了她清高超脫的志向,"青雲"也是寶釵高潔的人格寫照。

    曹雪芹說她"任是無情也動人",儒家認為情是惡的,性是善的,古人讚美品行高潔的人一般都讚揚他的無情,其意在讚美這種人有超人的境界,遇事冷靜沉著不迂腐。在金釧投井一事上她足夠冷靜,在自己的嫂子誣陷香菱的時候她足夠冷靜,在自己的哥哥進獄時她也足夠冷靜,這種超乎常人的冷靜是寶釵以一種旁人的眼光看待身邊的是是非非,她知道人性的善與惡,所以才會像"山中的高士"一般,佛系的處理身邊事。

    3、薛寶釵之情——含蓄內斂

    薛寶釵和林黛玉同是寄居在賈府屋簷下的人,她倆不同的不僅僅在於兩個人的家庭人口,更重要的是兩個人的生存方式,黛玉為了保全自己,生活得像個刺蝟,尖酸刻薄得別人在自己面前不敢說什麼,卻在背後議論紛紛;而寶釵的寬容大度卻為人熟知,被人稱讚,她見識過人,才幹出眾,參加賈府的"三架馬車"式的"臨時內閣",她"小惠大體",指點薛蟠酬謝人情,撥點哥哥的性情,"彈壓"潑嫂夏金桂的"跋扈"。賈母十分稱讚她,王夫人和鳳姐非常賞識她,賈元春格外器重她,史湘雲曾對她崇拜的五體投地,連壞心眼的趙姨娘也說她的好話,甚至,一直對她抱有戒心的林黛玉也被她感動,互說掏心窩的話,願意叫薛姨媽為乾媽。

    薛寶釵是我覺得紅樓夢裡最難讀懂的人物。因為她永遠處於一種狀態:永遠在人前做最棒的自己,而非她自己本身,也就是沒有什麼真性情流露。

    作者說她是"山中高士",高處不勝寒,山高總會讓人覺得寒冷,這確實符合她的性格,她姓薛,同"雪",雪是冰冷的,處於"山中",俯瞰周遭,總有冷眼旁觀的感覺,所以她"任是無情也動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冬節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