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後之唄
-
2 # 李庚19
孫子兵法,兵者,國之重器不可不察也,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些思想當代依然有價值。美直接引申為冷戰思維。孫子兵法上升到國家戰略考察政治經濟戰術等問題。孫臏兵法更多側重戰術層面,田忌賽馬,圍魏救趙,計殺龐涓,類似三十六計。戰術因時因勢而動,不拘一法一計。而戰術更仰仗國家實力。二則價值相較立現。真正有價值的文化歷史不會忘計。
-
3 # 手機使用者14273772677
我原來先進有基礎,真不是我本意,真不會寫文字創作,哦,學聽老人家講的是好事,咱得學的獅子座哎呀,獅子座也可以說是事事做,翻譯我說試試,可是我看寫出文字是事事多音字啊,對不起了,我口音差看
-
4 # 可以量化的軍事學
《孫子兵法》沒有失傳的最主要原因是有曹操等11個古代名人為其做註解,這樣《孫子兵法》的流傳就非常廣,流傳的廣,失傳的可能性就小。而給《孫臏兵法》做註解的人很少。
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孫臏兵法》內容多,複雜,也容易導致失傳。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看過一部叫《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的電視劇,現在卻再也看不到這麼好看的劇了。初中買了一本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孫子兵法》,附錄了《孫臏兵法》。發現全篇都是省略號(整句遺失)和方框(單字脫落)。仔細看了前言,才知道《孫臏兵法》居然是失而復得的出土文獻。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是一部書嗎?原來,在歷史上留下了《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兩個書目,但只有《孫子兵法》傳世,《孫臏兵法》卻銷聲匿跡了。古人用“子”來尊稱人。著名軍事家孫武可以被成為孫子,他的後世孫同為軍事家的孫臏自然也可以稱為孫子,歷史上的確存在過混用的情況,以至於很多史學家以為兩部兵法就是一部(包括錢穆、梁啟超等大家都這麼認為),直到1972年的驚世大發現。
兩千年後的問候——銀雀山漢簡的發現
地不愛寶,二十世紀可謂是發現的年代,一個又一個奇蹟從泥土中、石室中、古墓中迸發出來,註定要閃耀整個世界。終於在1972年的銀雀山,出土了4942支竹簡(包括部分殘簡)。其中包括《孫子兵法》、《晏子》、《六韜》、《尉繚子》等現在有傳本的古籍,以及大量失傳的古書,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介紹的《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為何會失傳?
《孫子兵法》流傳於世,《孫臏兵法》(《齊孫子》)在《漢書·藝文志》中還有介紹,之後就再也沒人提到了。為何兩部兵法就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呢?
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古書的失傳是存在偶然性的,可能沒有任何理由,失傳就是失傳了,人品不好,點背了。但是比較兩部兵法的異同,也能隱約探究二者傳與不傳的必然因素。
我們知道,漢武帝罷黜百家後,儒家思想成了中國最重要的思想。而各種權謀類、技術類的書是不受重視的。不重視的書,就容易失傳。
《孫子兵法》雖然也不是儒家經典,但理論性極強,具有一定抽象性和思辨性,文筆又特別好,什麼風林火山的,別提多高端了,連曹操都出來為它作注。而《孫臏兵法》呢?則更側重技術方法,文風樸實、夾敘夾議,看一下篇名:《擒龐涓》、《見威王》、《兵情》、《殺士》……畫風明顯不同。
如果說只能流傳一部的話,肯定是更具思辨性和藝術性的《孫子兵法》較《孫臏兵法》容易流傳了。幸運的是,今人不用面臨這樣痛苦的抉擇,大家可以很容易在網際網路上檢索到兩部兵法的內容。兩千多年過去了,它們依然是暗夜的長星,照亮人類前行的路。
題外話
目前出版的銀雀山漢墓竹簡的圖片並不太清晰,據說《中國書法·銀雀山漢簡特輯》運用最新技術拍攝,得到了十分完美的圖片。我尚未見到原書,只能複製雜誌社釋出的幾張圖片,解解眼饞了。
這畫質……看不清啊。(捂臉)
中國書法雜誌公佈的幾張圖還是比較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