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難得的好劇,很多的朋友都愛看,我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尤其鍾愛。今天就藉著這個問題,來回答一下筆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杭州知府馬寧遠替罪而死的背後,揭開了明朝官場的三條潛規則。
在改稻為桑的國策推行以後,馬寧遠成為了這項政策推行的第一位犧牲者。他是怎麼把自己送上死路的,筆者先來給大家講講。
最初改稻為桑在推行的時候,馬寧遠下了很大的力氣。為了能夠推行下去,他不惜借兵強制踐踏農民的稻田,甚至抵住戚繼光的壓力,堅決逮捕帶頭反抗的農民。可是即使這麼做了,改稻為桑還是推行不下去。
這麼一來,上面就著急了。小閣老嚴世藩直接密信鄭泌昌、何茂才,讓他們炸開大堤,直接淹了老百姓的農田,然後再改種桑苗。
杭州知府馬寧遠就這麼成為了他們手中的棋子。起初他是不願意做這件事情的,但是在他們的遊說之下,把改稻為桑說成了是為胡宗憲分憂,而馬寧遠又一心一意的跟著胡宗憲幹事,所以就答應了下來。
事情幹完以後,田是淹了,但是事情也敗露了。身為浙直總督兼浙江巡撫的胡宗憲,很快就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但是他知道,卻不能讓上面知道。馬寧遠就以興修河堤不利為由,把罪名攬到了自己身上。
胡宗憲出於大局的考慮,也只能這麼做。畢竟這件事情的幕後主使是小閣老,而小閣老是嚴閣老的兒子,而自己又是嚴閣老的手下干將。並且這馬寧遠,是自己一手提拔下來的。
所以擔負了這項罪名的馬寧遠,性命自然是保不住了。胡宗憲忍痛,下令誅殺了馬寧遠。
馬寧遠是死了,但是他的死,卻向我們揭示了明朝官場的這幾條潛規則:
第一,官員升遷,是可以靠上司提拔的。
馬寧遠在向胡宗憲坦白的時候,曾親口向胡宗憲坦露心跡,表明自己永遠忠心追隨他,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他。而且據他所說,自己能夠做到杭州知府這個位置,完全是依賴胡宗憲的提拔。
他自己本來只是一個舉人,卻因為修海塘得到了胡宗憲的認可,一路做到了杭州知府的位置。本來按照他的舉人身份,最多也就是一個小小的縣丞,卻因為胡宗憲的賞識,仕途一路飛昇。也正因如此,他才這麼死心塌地的跟著胡宗憲。
所以說,在明朝官場上,選對了一個領導是多麼的重要!
第二,上司犯錯,是要有人背鍋的。
從追究責任來說,毀堤淹田的幕後主使是嚴世藩,他才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但是最後背鍋的卻是實心幹事的馬寧遠,他反倒平安無事。
原因為何?他身為內閣首輔之子,又被人稱作小閣老,是明朝當之無愧的高管重臣。出了事情,自然要有他這一派系的小嘍囉承擔罪名。不然事情捅出來,這牽扯到的人就多了,其中就包括胡宗憲。這是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的。
馬寧遠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主動承擔了罪名。當然即使他不主動承擔,也會有人想方設法把鍋甩到他的身上。
背了鍋以後,他的家人反倒能夠保得平安。
第三,有些事情,明白也要裝作糊塗。
關於毀堤淹田的前前後後,胡宗憲其實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卻要裝作糊塗的樣子。而說到底,這糊塗還是裝給嘉靖皇帝看的。他又為什麼非要這麼做呢?
原因就在於他是嚴嵩提拔的人,在別人眼中,他就是所謂的“嚴黨”。如果把這件事情的原委告訴皇帝,那麼嚴世藩會被追查,而嚴嵩肯定也會受到影響。自己作為嚴嵩一手提拔下來的封疆大吏,自然也是難逃其疚。所以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就不得不考慮一下嚴嵩的情面,以及他本人的仕途。
雖然說嘉靖皇帝透過楊金水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並沒有對嚴世藩怎麼樣。但是胡宗憲卻不敢賭,他是不敢說出事情的真相的。因此就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難得的好劇,很多的朋友都愛看,我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尤其鍾愛。今天就藉著這個問題,來回答一下筆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杭州知府馬寧遠替罪而死的背後,揭開了明朝官場的三條潛規則。
在改稻為桑的國策推行以後,馬寧遠成為了這項政策推行的第一位犧牲者。他是怎麼把自己送上死路的,筆者先來給大家講講。
最初改稻為桑在推行的時候,馬寧遠下了很大的力氣。為了能夠推行下去,他不惜借兵強制踐踏農民的稻田,甚至抵住戚繼光的壓力,堅決逮捕帶頭反抗的農民。可是即使這麼做了,改稻為桑還是推行不下去。
這麼一來,上面就著急了。小閣老嚴世藩直接密信鄭泌昌、何茂才,讓他們炸開大堤,直接淹了老百姓的農田,然後再改種桑苗。
杭州知府馬寧遠就這麼成為了他們手中的棋子。起初他是不願意做這件事情的,但是在他們的遊說之下,把改稻為桑說成了是為胡宗憲分憂,而馬寧遠又一心一意的跟著胡宗憲幹事,所以就答應了下來。
事情幹完以後,田是淹了,但是事情也敗露了。身為浙直總督兼浙江巡撫的胡宗憲,很快就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但是他知道,卻不能讓上面知道。馬寧遠就以興修河堤不利為由,把罪名攬到了自己身上。
胡宗憲出於大局的考慮,也只能這麼做。畢竟這件事情的幕後主使是小閣老,而小閣老是嚴閣老的兒子,而自己又是嚴閣老的手下干將。並且這馬寧遠,是自己一手提拔下來的。
所以擔負了這項罪名的馬寧遠,性命自然是保不住了。胡宗憲忍痛,下令誅殺了馬寧遠。
馬寧遠是死了,但是他的死,卻向我們揭示了明朝官場的這幾條潛規則:
第一,官員升遷,是可以靠上司提拔的。
馬寧遠在向胡宗憲坦白的時候,曾親口向胡宗憲坦露心跡,表明自己永遠忠心追隨他,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他。而且據他所說,自己能夠做到杭州知府這個位置,完全是依賴胡宗憲的提拔。
他自己本來只是一個舉人,卻因為修海塘得到了胡宗憲的認可,一路做到了杭州知府的位置。本來按照他的舉人身份,最多也就是一個小小的縣丞,卻因為胡宗憲的賞識,仕途一路飛昇。也正因如此,他才這麼死心塌地的跟著胡宗憲。
所以說,在明朝官場上,選對了一個領導是多麼的重要!
第二,上司犯錯,是要有人背鍋的。
從追究責任來說,毀堤淹田的幕後主使是嚴世藩,他才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但是最後背鍋的卻是實心幹事的馬寧遠,他反倒平安無事。
原因為何?他身為內閣首輔之子,又被人稱作小閣老,是明朝當之無愧的高管重臣。出了事情,自然要有他這一派系的小嘍囉承擔罪名。不然事情捅出來,這牽扯到的人就多了,其中就包括胡宗憲。這是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的。
馬寧遠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主動承擔了罪名。當然即使他不主動承擔,也會有人想方設法把鍋甩到他的身上。
背了鍋以後,他的家人反倒能夠保得平安。
第三,有些事情,明白也要裝作糊塗。
關於毀堤淹田的前前後後,胡宗憲其實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卻要裝作糊塗的樣子。而說到底,這糊塗還是裝給嘉靖皇帝看的。他又為什麼非要這麼做呢?
原因就在於他是嚴嵩提拔的人,在別人眼中,他就是所謂的“嚴黨”。如果把這件事情的原委告訴皇帝,那麼嚴世藩會被追查,而嚴嵩肯定也會受到影響。自己作為嚴嵩一手提拔下來的封疆大吏,自然也是難逃其疚。所以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就不得不考慮一下嚴嵩的情面,以及他本人的仕途。
雖然說嘉靖皇帝透過楊金水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並沒有對嚴世藩怎麼樣。但是胡宗憲卻不敢賭,他是不敢說出事情的真相的。因此就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