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日常生活中,人們出汗浸漬在面板上,空氣中的塵埃也會隨著汗液黏附在面板上,這樣很容易招致面板真菌感染。真菌引起的面板病大都不易治癒,還具有傳染性。那麼怎樣才能有效預防和治療真菌感染呢?

      真菌感染的種類及症狀

      醫生介紹,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淺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面板真菌感染中最常見的是面板念珠菌病,此外手足癬、股癬、甲癬等癬類也常發生。

      面板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屬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面板感染。多見於肥胖的嬰幼兒和婦女以及經常浸於水漿中的工作者,糖尿病患者及長期使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者,也常發生,並可出現泛發性念珠菌病。手足癬,是手足面板的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為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等。甲癬,常由毛癬菌屬感染引起。真菌進入指甲新生部位,使指甲肥厚、失去光澤、變形。足趾甲感染比手指甲感染更常見。花斑癬,面板被感染後會出現白色或棕色斑片,由於皮損處不能曬黑,膚色黑的患者出現白色斑片,面板白皙的患者出現深色斑片,斑片上有輕微鱗屑,一段時間後,小片的皮損會融合成大斑片。股癬,感染後會在腹股溝附近出現紅色圓形皮損,有的有小水皰,並可向上和向大腿內側擴散,出現奇癢甚至疼痛。頭癬,很容易透過接觸傳染,特別是在兒童之間。頭癬通常會引起紅色鱗屑性皮疹,但有的只是片狀脫髮而沒有皮疹,患者會感覺搔癢。

      致病的原因真菌喜歡溫暖潮溼,淺部真菌最適宜的溫度是22℃-28℃。當人體面板上有適合真菌生長繁殖的條件時,就容易發生癬病。如有些人容易出汗,面板容易潮溼,如不及時擦淨和保持乾燥,容易感染真菌而發生花斑癬等癬病;所穿褲子過緊過厚不透氣、長時間坐辦公室,容易患股癬等癬病;經常穿膠鞋、皮鞋、運動鞋,如透氣性差,腳部的溼度和溫度增高,若再加上面板不乾淨,就極易發生足癬等癬病。而且,身體上如果有了一種癬病,還會透過自身傳播而使其他部位也發生癬病。另外患有慢性病的人、長期照射X線的人,由於機體抵抗力降低,也會給真菌感染創造機會。

      醫生介紹,目前對真菌感染類疾病的治療主要有外用藥和口服兩種。除頭癬和甲癬外,大多數真菌感染症狀都較輕微,常用抗真菌霜劑治療。抗真菌霜劑要在使用幾天後才顯效,其間可用皮質類固醇霜劑緩解搔癢和疼痛。嚴重的或頑固性感染,可用灰黃黴素治療幾個月,有時同時用抗真菌霜劑。口服灰黃黴素很有效,但可引起副作用,如頭痛、胃腸道功能紊亂、光敏、水腫和白細胞減少等。停用灰黃黴素後,感染可能復發。面板真菌感染也可用酮康唑治療。與灰黃黴素一樣,口服酮康唑也有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肝臟損害。

      自我調護和預防

      醫生說,雖然真菌感染具有傳染性,但只要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可以預防的。對於已經治癒的患者,必要的自我調護也有利於抑制感染的復發。

      預防真菌感染,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換勤洗衣、襪以及生活用品。要積極治療區域性的真菌病,以免交叉感染。治療癬病要徹底,不能認為不癢了就停止用藥,應由醫生確定治療時間。保持感染部位清潔、乾燥有助於抑制真菌繁殖,促進面板癒合。

      經常食用新鮮西紅柿,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美顏潤膚,同時番茄素對於多種細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注意保持面板皺摺部位的清潔乾燥。避免長期水溼浸漬手足,用水後及時擦乾雙手,特別注意擦乾指縫;不要撕甲周面板上的肉刺,以免造成損傷,繼發真菌感染;積極治療控制糖尿病。

      保持足部的清潔乾燥,足汗多者不宜穿膠鞋、塑膠鞋,經常洗曬鞋墊、襪子,不與別人共用洗腳盆、毛巾、拖鞋;手部有破傷要及時治療,冬季手部面板乾燥,可搽潤膚油,防止有裂口,給真菌入侵造成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蘇57不把機腹兩個進氣道之間的空間封閉,既可以增加彈倉,也可以減少雷達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