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媽媽。

6
回覆列表
  • 1 # 理理派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都是帶孩子,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首先先說說孩子,就如一顆樹上每一千葉子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也是,同樣是小寶寶,每一個寶寶的需求都不一樣。有的寶寶小時候很好帶,每天吃了睡,醒了就笑,身體還挺好,很少生病,這樣寶寶的媽媽自然輕鬆很多。而有些需求寶寶真的很磨人,晚上不睡白天睡,還要抱著才能睡,看不到人就哭鬧,吃不好睡不好,身體弱,經常生病,三天兩頭跑醫院,這樣大人每天都生活在擔驚受怕,休息不好,身心俱疲。

    其次是家庭,家庭和睦,氛圍好,孩子有多個人帶,老公在育兒路上也很出力,很體貼妻子的辛苦付出,那麼不管是低需求寶寶還是高需求寶寶,大人都不會感覺自己是一個人孤軍奮戰,身心都不會感覺那麼疲憊。

    最後,不管是帶孩子還是其他事情,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心態還是挺重要的。心態好的人,即使生活在水深火熱、飢寒交迫、困難重重之中,也會笑臉相迎,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心態不好的人,就算是衣食無憂,無病無災,人家每天過得也會愁眉不展。

  • 2 # Molly小祕書

    我覺得是需要和孩子平等相處。

    我自己和我媽媽相處就是一個例子。

    第一,和父母輩相處

    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所以我媽媽對我非常的溺愛,舉個例子,我自己也受不了的,就是以前上學的時候,早上起來,我媽媽已經把洗臉盤裝好水,牙膏牙刷也準備好了。差不多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這個狀態。

    當然也不要說我家裡其他的大人了,到了現在,我舅舅還會為我工作著急,如果可以,他恨不得push我的領導做很多事情。

    這就是80後的很多孩子的情況,家裡一個孩子,家長自己呢,大部分都是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大家都想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包括自己家裡的姐妹的孩子,所以干預很多,所以其實他們也很累,估計他們的朋友群都是在吐槽自己不爭氣的孩子。

    第二,和自己的孩子相處

    由於我從小被溺愛,所以深知這樣的壞處。到了我自己帶小孩的時候,雖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我媽媽也有幫忙帶,所以也出現了裝好洗臉水的事情,後來我自己知道這樣有什麼壞處,我自己接手帶娃。綜合來說,首先是減少了大人代辦自己事情的情況。

    比如說,早上上學,孩子要帶一壺水上學,我媽媽一起會裝好,我現在要求孩子自己裝好這個。另外,以前我媽媽都會裝好孩子的書包,檢查所有東西是否帶齊,現在我要求孩子自己裝好,自己漏掉了什麼,那就自己吃虧,或者是會被老師批評。這樣試過幾次,孩子要是自己喝不上水,或者是少拿了上課的工具,老師有可能會說我,但是更多是孩子自己在學校首先要吃第一趟的苦,這樣孩子自然就能學會了下次長記性。

    所以,我以前也很辛苦,工作的事情多,回家後孩子,家務也很多,現在培養了這個孩子的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另外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做好,一步步的練習,好了很多。

  • 3 # 肥嘟的媽咪

    帶娃其實很輕鬆的,比如我,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帶娃經歷,希望大家可以參考借鑑,開啟思路,結合自己寶寶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自己寶寶的育兒方式,最終實現帶娃輕鬆的終極目標。

    1.睡覺。有些寶寶晚上睡覺經常幾小時就醒一下或者怎麼都睡不著,那父母需要考慮寶寶是不是白天睡太多了、睡前劇烈運動導致大腦興奮,找出原因然後解決問題。

    改善:規定每天晚上幾點上床睡覺,我家寶寶是9點半洗澡,10點準時上床睡覺,雷打不動,只要能堅持下來,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是沒有問題的,可在睡前給寶寶讀繪本、講故事,或放一些舒緩的催眠曲來輔助寶寶睡覺。

    改善:

    ①將吃飯的決定權交給寶寶,吃多少,怎麼吃,寶寶說了算。當寶寶明確表示不想吃時,不要追著餵食或強迫寶寶吃飯,這樣會引起寶寶對吃飯的牴觸心理。

    ②父母可以讓寶寶參與食材的製作過程中,比如寶寶幫忙剝豆子、剝蒜等等,參與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當寶寶適當的參與其中,能獲得較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對於吃飯不會那麼排斥。

    ③父母也可以適當改變烹飪方式,來吸引寶寶對吃飯的興趣。比如寶寶喜歡吃雞蛋,那我們可以今天安排西紅柿炒雞蛋,明天安排雞蛋瘦肉羹,後天安排荷包蛋等等,這樣既保證了營養,多樣化的菜式更能吸引寶寶的食慾。

    ④教會寶寶對鐘錶的認知後,可以嘗試用時間的方式來訓練寶寶吃飯的時效性。如果寶寶太小對鐘錶的認知還無法熟練,父母也可以通過用沙漏的方式來引導寶寶,當沙子全部漏完時,吃飯必須停止,並告訴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飯的原因。通過這種的方式可以改善寶寶吃飯磨嘰拖拉的壞毛病。

    我家寶寶現在2歲半了,通過以上4個步驟,已經學會獨立吃飯,並且吃飯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訓練期間,父母需要做到的是堅持原則,讓寶寶明白你的底線在哪裡,一般堅持2-3週會有明顯的效果。

    比如父母在做衛生的時候,寶寶也要來模仿,那我們可以趁機培養寶寶做家務的興趣;

    比如父母在陪伴寶寶讀繪本時,可以讓寶寶向繪本里正面的形象學習模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比如父母在陪伴寶寶玩積木、拼圖時,可以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同時還可以鍛鍊手部的平衡度,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比如白天媽媽太累了,可以和寶寶玩醫生和病人的模擬遊戲,寶寶當醫生,媽媽當病人,病人現在需要躺下來休息幾分鐘,這樣媽媽既可以短暫的休息,而寶寶同樣也可以快樂的玩耍。

    1.凡事親力親為,怕孩子受傷或擔心孩子做不好;

    2.有強迫症的父母,希望寶寶的一言一行都按自己的來;

    3.有潔癖症的父母,看不慣家裡的胡亂堆放;

    4.有攀比心理的父母,人家孩子怎麼怎麼樣,我們也必須怎麼怎麼樣;

    5.家庭成員間對育兒方式的觀念不統一,容易出現家庭矛盾等等。

    比如帶寶寶去超市買菜,寶寶喜歡坐車上東拿拿,西摸摸,有些父母可能覺得寶寶真不聽話,那換一個角度,我們可以引導寶Bora認識蔬菜、水果、魚類以及顏色、形狀,這樣寓教於樂的方式,寶寶也樂意接受。

    改善2:寶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需要平等的和寶寶對話,對於寶寶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我們需要告訴他/她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而不是靠自己的強勢來讓寶寶屈服,當父母越表現強勢時,寶寶會表現的越叛逆。

    改善3:對於家裡玩具的胡亂堆放,父母可以引導寶寶自己收拾,也可以陪著寶寶一起收拾,再慢慢最後讓寶寶獨自收拾,在引導過程中,父母的耐心是很重要的。

    改善4: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程度不同,認知不同,寶寶在健康的前提下,如何引導寶寶學習,這個要看各位父母的努力了,也許你只看見了別人家寶寶的優秀,卻沒有看到背後父母辛勤的付出。

    改善5:對待寶寶的教育,家庭成員要統一觀念,這樣帶娃才不會覺得累。

  • 4 # 娟子178379608

    我正在帶一個九個月的外孫女!下面說說我每一天的工作吧!

    早上六點多醒,玩會手機七點多就起來了,先電飯鍋做早飯,小米粥,裡面放幾粒紅棗,兩個核桃肉,半個海蔘,紅棗洗乾淨了去核然後用剪刀剪碎,(後來圖方便買了已經去核切碎的,方便了)核桃肉要掰碎,海蔘也要剪碎了,再燉兩個雞蛋,然後燒開水,把每天奶瓶消毒器清洗,隔幾天用白醋泡洗一次去水垢,開水恆溫器裡把隔夜水倒了洗一下倒進剛燒開的水,然後再開始洗衣服,寶寶的全部手洗加開水燙,大人的內衣內褲襪子分別手洗,其它機洗,寶寶的小玩具每天開水燙,大玩具每天熱毛巾檫,爬的地毯每天熱毛巾檫一遍,一般九點多寶寶醒了,幫寶寶穿好衣服抱出來,給她洗臉檫手,吃d3量體溫,女兒女婿也起來忙著洗臉刷牙,我把她倆的早餐盛出來放桌上就推著童車帶寶寶出去晒太陽,等差不多一個小時了回來給寶寶餵奶,冰箱裡有母乳就餵母乳,沒有就餵奶粉,吃完了抱會就可以哄睡覺了,等寶寶睡著了我就趕緊吃早飯然後把她們吃的早飯的碗收拾乾淨,把洗衣機裡的衣服涼好,再準備寶寶的輔食,看看還來得及就弄自己的午飯,來不及就算了,一般睡一個半小時就醒了,然後就喂輔食,再推著童車出去玩,沒吃飯的話順便找個小吃店吃碗麵條把午飯解決了,一個小時後再回來餵奶,再抱抱陪寶寶玩玩,看她想睡了就哄睡覺,等睡著了我又要做下午的水果輔食,把寶寶的弄好趕緊準備大人的晚飯,忙裡偷閒把菜洗好,米淘好,等寶寶醒了我就可以安心抱寶寶了,先要喂輔食,看看到做晚飯的點了就把電飯鍋插上,等晚上七八點女兒女婿下班了把孩子接手了我就炒菜,換著吃完晚飯我又要抱寶寶,因為她們回來都要辦公,等到十點左右寶寶要睡覺了女兒哄寶寶睡覺我才能去洗碗收拾,小時候寶寶睡著了我還要去陪著寶寶睡,女兒要偷偷起來辦公,等十一點多女婿來睡覺我才回我房間,女兒有時要到零晨一點多才睡,(後來寶寶六七個月就不用去陪著了)我只有到床上才能輕鬆的玩會手機,每一天都重複著昨天的工作,除非女兒休息(雙休)我才輕鬆點,春節期間親家夫妻倆來過年,寶寶不用我抱了,但我每天要做五個大人的三頓飯,寶寶的兩頓輔食,還是忙,但總比一個人在家帶孩子輕鬆點的,女兒一直說請個鐘點工每天來做頓晚飯順便幫收拾收拾,可工資最起碼要2000多。我想著每個月要付這麼多又捨不得,所以一直不讓請,我說累就累點,實在來不及有請鐘點工的工資我們可以叫外賣,也可以小區門口的小吃店打包回來吃,可這兩個月疫情的問題,小吃店都不開門,每天只能我做飯,累啊,真的累,可累還得幹啊,她們兩個都是做銷售的,壓力也大,也累啊,寶寶一天天的長大,總會越來越好的,等上了幼兒園就可以輕鬆點了!

  • 5 # 嘎嘣脆的雞味塊

    我是頭胎、女兒。坐月子是婆婆來的、月子裡感覺也沒那麼難所以出了月子我就自己看了、開始老公還不放心、硬要婆婆在這、我沒同意、一是老公獨生子、如果婆婆在、他肯定會依賴婆婆、有些事就不會做、也就不會懂我帶孩子不容易、融入不到帶娃中來。二是、我知道剛生了寶寶情緒不穩定會很容易產生婆媳矛盾所以我想降到最低。結果因為我堅持看孩子婆婆非要看、並不是多愛孫女而是給老家人說了來城裡了不回去了、這樣再回去會丟人怎麼樣,結果也有了矛盾。最後也是我自己看的、包括做家務做飯、後來的女兒的輔食,都是我一個人、老公不會廚藝、就算婆婆在、也不會、因為她吃飯喜歡湊合,所以也不會說單獨給孩子做的。寶寶晚上快十點睡,早上九點左右醒、奶睡,沒斷奶,所以我也沒睡過一個整覺、但是也能忙過來、上午時間短剛開始我都是晚上提前準備第二天的飯和中午的、後來有次序了就當天準備,早上中午簡單吃、晚上豐盛點、中午吃完飯一點女兒要睡兩個小時,我又有時間準備晚上的、或者收拾家務。現在一歲3個月了、還是我自己帶、我沒覺得累到堅持不下去、習慣了反而覺得很幸福、一家三口。

  • 6 # 明圖明明圖

    有的人帶孩子輕鬆有的人疲憊不堪,其實那有真正的輕鬆之說,只是相對來說而已。

    我家有三個娃,出門最常聽到的就是:你們家三個你一個人是怎麼帶的,我們家這一個幾個人都帶不過來。

    我的回答是:你們人多唄。

    這確實是事實。我們經常會發現幾個人帶一個孩子反而不如一個人帶幾個孩子輕鬆,為什麼,真的是因為人太多了。處處順著孩子,孩子說幹什麼就幹什麼,幾個大人跟著一個孩子跑,當然累。

    而一個人帶往往往是什麼樣呢,規矩,給孩子定規矩,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大人要求很清楚,而孩子也很明白。

    同時,還有一個過度保護的問題,出門經常看到孩子在前面跑,大人在後面跟著跑,邊跑還邊叫:慢點、小心……生怕孩子磕著碰著,孩子的精力大人是沒法比的,如此大人肯定累。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的身體情況 ,有的孩子特別容易生病,媽媽時時擔心,還要經常跑醫院,肯定是累。

    所以,帶娃想要輕鬆,首先孩子要有個好體質,第二讓孩子有規則意識,第三不要過度保護。

  • 7 # 小米粒餵食記

    是啊,有的人帶孩子輕鬆的很,有的人卻累的感覺人生都充滿疲憊。為什麼會這樣呢?

    1.性格問題

    我一朋友,她恨不得孩子天天在她眼皮子底下,不願意孩子跟奶奶多待,甚至累生病了,都希望孩子在身邊,能看的見。所以,她總是她很累。

    而我同事就不一樣了,孩子小的時候,下班回家偶爾陪陪她孩子,放心的交給爺爺奶奶帶,還時不時給爺爺奶奶買好吃的,好用的。

    孩子上學了,下班回家只負責輔導作業,別的通通不管,交給爺爺奶奶,說她不懂。

    其實她和我聊天的時候,她說她都懂,但是不想自己太累,才說不懂。當然,這只是對我說,她家人不知道。

    2,太愛自己來,不懂尋求幫助

    很多女人一次叫不動老公幫忙,下次就費事開口了,乾脆自己解決,省的心煩,這樣的女人,總會感覺很累。

    其實,如果一次喊不動,就不停的喊,直到他動,喊道他煩,他怕,下次就主動了。男人不能慣,毛病一旦形成,就別想改了。

    3,太愛乾淨

    小雨媽媽家很乾淨,我每次去,玩具總是在玩具箱裡,沙發總是平平整整的,我說她,你家真乾淨,我去過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基本都有點亂糟糟的。

    她說,她前面扔,弄亂,我後面整理,累啊。其實不想弄,可是老公有潔癖,一個垃圾桶沒把垃圾塞到底,堆出來一點他就叫,煩得很。

    而另外一個鄰居家就沒那麼整齊了,玩具到處都是,餐桌上滿滿的水果零食,沙發皺巴巴的等等,她還愛喝點咖啡,常常喊我喝咖啡。

    你能感覺到她也累,但是心情很舒暢,偶爾會放下一切,給自己放個假,哪怕一杯咖啡的時間。

    4.過於緊張孩子

    大部分新手媽媽都特別緊張孩子,孩子一咳嗽,一流鼻涕,就開始著急擔心,摔一跤,破點皮也心疼的不行。

    其實孩子很強大的,沒那麼脆弱。但是,心大的父母還是比較少。所以出來勞力,更多的是心累。

    總結:

    想要輕鬆一點,偶爾給自己放放假,培養老公,孩子爺爺奶奶,多參與育兒話題,懂裝不懂,多請教他們,讓他們想辦法,出主意。

    這樣可以免去他們什麼都不知道,才覺得你好像很容易。還可以免去,你給孩子買的衣服醜啊,東西不好等問題。買之前問了他們,看他們還有什麼話說。

    偶爾放鬆一下,交給他們帶一天,出去逛逛,走走,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三分鐘一問五分鐘一電話,他們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安全的。

    適當的放鬆自己,把自己調理到最佳狀態,只會對孩子更好,能更好的帶孩子,和不怒火沖天的面對老公,使家庭更和諧溫馨。

    懂愛自己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 8 # 李姥姥話育兒

    在帶兒子的時候,非常沒有經驗,也沒有請月嫂,一路摸著石頭過河,雖然有媽媽幫忙,但是也碰到了各種的問題,比如孩子在月子裡就出現紅臀、黃疸遲遲不退、孩子鈣圈嚴重、奶水不足、奶頭化膿出血……一系列的問題讓我逐漸崩潰,感覺帶孩子疲憊不堪。

    在7年半後我懷了小女兒,在整個孕期都堅持體檢,按照醫生的指示及時的調整身體狀況,非常關注育兒的各種資訊,對於孩子的成長髮育也比較瞭解,在生產之前就提前請了金牌月嫂來協助幫忙。

    所以在生了女兒以後,變得非常輕鬆自在,女兒生下來就8斤3兩、55釐米,奶水充足,女兒也吃得飽、睡得好,各種育兒的問題也迎刃而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提前進入喂輔食的準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帶孩子上早教鍛鍊孩子的大運動、社交、語言、音樂等方面的能力,提前和孩子一起過度幼兒園的生活……基本上女兒現在4歲沒有出現太多的育兒問題,感覺帶娃也變成了一件輕鬆的事情。

    為何同一個媽媽,卻帶出兩種不同的育兒經驗了,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一起分享一下:

    【1】提前做足準備

    在懷孕之後,就要開始準備一些帶娃的內容,多和朋友、同事、親戚瞭解一些帶娃的經驗、方法,在準備購買帶娃物品上也多請教過來人的經驗,避免踩坑。特別是很多新手媽媽們,對於帶孩子這件事情非常新鮮,但是一定要多瞭解,多聽取過來人的經驗,這樣才能夠在自己帶娃的時候比較輕鬆一些。

    【2】多瞭解育兒資訊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非常需要多瞭解一些有效的育兒資訊,包括孩子的成長特徵,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興趣愛好提升對於孩子的教養方法,這些對於整個帶娃是否輕鬆也非常關鍵,可以從一些育兒的APP、專業書籍、公眾號、育兒文章等等來多做了解,也可以多和有經驗的人取取經。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而不是等到孩子出現了問題再去改正。

    【3】適時請專業幫手

    在懷孕期間定時產檢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在生完以後可以請月嫂幫忙,來減輕在月子裡的忙亂情況。適時的請專業的人員來幫忙,也會減輕自己的育兒負擔。在帶娃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如果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最好能夠請幫手來減輕自己的焦慮和問題。

    【4】重視習慣養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養成很多習慣,對於媽媽帶娃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睡眠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等等這些,如果能夠重視培養,對於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媽媽們也會輕鬆很多。但是在前期培養的時候,需要媽媽們付出很多的心力,但是一旦養成好習慣,媽媽們會受益無窮。

    【5】規劃時間豐富自己

    在整個育兒的過程中,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規劃好自己的時間,不管是獨自在玩,還是有幫手讓自己的時間得到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多瞭解一些育兒的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相信在整個帶娃的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只有把自己的時間高效利用,孩子才能夠健康成長。

  • 9 # 託尼的幸福生活

    你好,我是波蘭168。

    為什麼有些人帶孩子很輕鬆有些人卻疲憊不堪?

    這個要根據家庭情況來看如果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能夠照看,大家子人照看孩子呢就非常的輕鬆。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一是會很靈活很自然也不會粘人。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這個人不理孩子,另外一個人會理孩子,總有一個人會管孩子。就個人而言就不會覺得很累。

    如果一個人帶孩子,孩子生病了也沒人給你帶,吃飯的時候沒人管,換衣服洗澡澡,都沒有人幫你幫打理,出門上廁所都帶著很不方便。哭鬧的時候只抱著你一個人,只要讓你一個人抱著。對著你一個人哭。你壓力就很大,心情就很煩躁。有時候你連飯都沒有時間做,衣服都沒有時間洗,廁所都沒有時間上。心心念唸的都是寶寶。

    如果說寶媽有毅力,心態非常樂觀,這樣的人還好;如果說內心很鬱悶,整天不開心情緒不會很好地控制和調節,整個人就會疲疲憊不堪甚至鬱悶。所以請善待身邊的寶媽。

  • 10 # C媽育上娃

    一、外在因素如何影響帶孩子出現兩極分化

    首先,來源於孩子的因素。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體差異不同,所呈現出來的言行舉止肯定也是有所不同的。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寶寶0~3個月生長期。在剛出生時,有些寶寶就像白天使,天生乖巧,不哭不鬧,吃飽就睡,寶媽們在照看的時候就會很輕鬆。反之,有些寶寶簡直就是黑天使投胎,太陽一下山就開始哭鬧,哭的撕心裂肺,雖說在醫學上這種情況屬於新生兒夜啼,即是新生兒還沒有適應這個日夜更替的新環境而引起的不安。

    2、寶寶三翻六坐九爬生長期。經過第一階段的熟悉,寶寶也算是適應了這個陌生的世界,可寶媽們也只是暫緩了一緩。畢竟接下來寶寶的生長過程更是一條長征路,不僅是夜以繼日周而復始去照看孩子的吃喝拉撒,更是要時刻眼觀四方耳聽八方,把孩子成長道路上存在的安全隱患隨時扼殺在搖籃裡!

    家中“熊寶寶”的寶媽們都能體會到,他們的精力是何其的旺盛。若是寶媽一個人照看孩子,真的一天三餐能吃上就算不錯了,可別指望能準時。

    雖說有調侃的意味,不過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認可度的。畢竟丈夫作為一家之主,他不僅擔起了這個家庭的責任,也擔起了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這樣的丈夫沒有過去那種男主外女主內的大男子主義思想,認為生兒育女是女人的天職,他就當甩手掌櫃,輕鬆當爹。

    時下有幾種新型家庭方式很是受廣大網友的嘲諷,就是喪偶式育兒、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並稱為中國女人“四大不幸”。

    如果一個女人把這“四大不幸”都體會了個遍,你覺得她在帶孩子的時候還能輕鬆的起來嗎?本身帶孩子就是一件辛苦的體力活,再加上這“四大不幸”對精神上的折磨,你覺得她能不疲憊嗎?

    由此可見,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家庭裡的其他角色都完全投入其中,分工合作,沒有袖手旁觀的話,那帶孩子的人真的是會很輕鬆,家庭也呈現一派和諧的氣氛,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也是有益無害的。

    二、內在因素:量變引起質變

    內在因素雖說是寶媽自身的一個因素,但是還是由外在因素長期的積壓,在達到飽和度後才爆發出來,俗稱的量變引起質變!

    反之,寶媽在生產之後,不僅沒有得到這個家庭其他成員的噓寒問暖,尤其是丈夫的關心,還得拖著疲憊的身軀親自照看孩子,長期的心理壓力淤積,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就會患上產後抑鬱症,輕者精神萎靡,重者放棄生命。

    總而言之,為什麼有的人帶孩子很輕鬆,有的人帶孩子卻很疲憊。那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自己親身體會了,才知其所以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3度白酒的度數這麼高,夏天喝沒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