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坐觀世情
-
2 # 歷史的小學生
史料記載,劉備在蜀在以“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由於劉備是蜀外人士,所以,當他佔領西川后遭到一部分當地土著地主集團的抵制。對於這類群體,諸葛亮都給予了無情的打擊。比如廣漢彭羕,是蜀地土著地主集團中比較有聲望的人物,劉備入蜀之初,他因功被任為江陽太守。彭羕不願外放,就去遊說馬超一起造反,他對馬超說道:“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馬超就向劉備告發了彭羕。諸葛亮也屢次向劉備進言道:“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結果彭羕被殺。還有一個人就是張裕,劉備入蜀之初,就屢次無禮於劉備。蜀漢政權建立後,張裕又造謠說劉備當在九年之後失掉蜀地,劉備大怒,將他斬首。有人對諸葛亮說道:“你們到四川來,你們是客人,四川人是主人,客人應該對主人寬和一些。”諸葛亮回答的很簡單:“我們是不走劉焉、劉璋父子老路的。”由此可見,對於政見不同,不服統治的異己分子,不論他有多大聲望和根基,諸葛亮都會毫有猶豫的予以打擊。
對於服從蜀漢政權,願意為蜀漢政權服務的蜀地人士,諸葛亮都能破格錄用,委以要職。劉備北征漢中時,諸葛亮鎮守成都。他向蜀郡從事犍為楊洪詢問是否應該發兵增援,楊洪答道:“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諸葛亮覺得他很有見地,就讓他代理蜀郡太守。蜀郡門下小吏何祗,很有才幹,楊洪把他推薦給諸葛亮,幾年後,諸葛亮就破格將何祗提升為廣漢太守。由於諸葛亮能廣泛錄用各級人才,所以“西土鹹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關於諸葛亮打擊蜀地土著地主的作法,事實證明是有先見之明和及比正確的。公元263年,曹魏大軍直逼成都時,蜀主劉禪急忙召集君臣商議,有的主張投奔東吳,有的主張逃往南中。以譙周為首的益州土著地主集團,卻公開主張投降。譙周這樣做很正常,符合他們的集團利益。因為在他們這些土著地主集團看來,蜀漢政權並不能代表他們的全部利益,它的覆亡,也不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災害,相反,這一政權的覆亡,反而將蜀漢政權這樣的外來勢力驅逐出去,從而使得蜀地土著地主集團可以獲得長足、有利的發展。蜀漢滅亡後,譙周又向司馬昭建言把蜀地的外來地主勢力驅逐出境,司馬昭答應了他的請求,在公元264年,把蜀漢政權中非蜀地本地的重要文武官員,全部召回到中原地區。
蜀地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劉備建立蜀漢政權時,蜀地“棟宇相望,桑梓接連”,生產經濟並未受到破壞。諸葛亮非常重視水利工程,專門派人維修、保護都江堰。在諸葛亮的努力下,蜀漢地區的農業生產相比兩漢全盛時代,毫無遜色。紡織業是蜀地的一大特色,也是主要的經濟來源。諸葛亮大力發展紡織業,位居全國第一。當時的蜀錦,“魏則市於蜀,而吳亦資西道”。蜀漢滅亡時,還庫存了“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可見紡織業的發達。商業方面,亦得到顯著發展,在成都,“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重,羅肆巨千。賄貨山積,纖麗星繁”。
在諸葛亮的精明治理下,蜀漢政權雖然在三國當中最為弱小,但是卻是一個令曹魏和東吳不敢小視的對手。尤其諸葛亮奉行“以攻為守”的軍事方針,連年征戰,耗費巨大,仍然能保證自給自足,足見諸葛亮治國有方。可惜的是,在諸葛亮去世後,蜀主劉禪不理國事,荒淫無道,最終葬送了劉備和諸葛亮親手打造的基業。
回覆列表
劉備死後,諸葛亮繼續全力推行聯吳拒魏政策,制定《蜀科》,實行法治,賞罰嚴明,重視人才,唯才是舉,任人為賢,務農殖穀,閉關息民,南征,北伐。陳壽《三國志》評價諸葛亮治蜀業績說“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治,開誠心,布公道。”至使“國貧而虛,地處孤絕。”的蜀漢“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呈現“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大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