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橫枝

    透過讀書,走向文明。

    讀書是一個人人生中最應持久堅持並且受益無窮的精神食糧。所謂開卷有益,所謂書中自有。

    “吾不願子孫個個為大官,但願個個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前人這樣說。是的,讀書讓人生通透,達觀,超然,明智。讀書讓人知性。

    讀書就是在不斷的默默耕耘自己內在的福田。一切會是這樣的潛移默化,如此的春風化雨,如此的水到渠成,如此的左右逢源,如此的汪洋恣肆。

    千秋邈矣獨留我,千秋是書,百戰歸來再讀書,百戰也是書。

    讀書是與智者交流。進入他們的心靈,進入他們洞見的境界,瀏覽體會他們的人生際遇,接受他們的啟發,共享他們的寧靜,代入他們的煩憂。

    讀書是對自己的開發。照明自己的內在地質,洞悉自己的幽微明細,燭見自己黑暗陰影,瞭解人性的弱點強項,找到自己的路徑和天地。

    讀書是最實用的修行。沒錯,讀書,讓我們最終自帶光芒——

    吹滅讀書燈,一身是熒光。

    .

  • 2 # 荊山一狼2

    謝謝邀請。這兩句是蘇軾少見的打油詩起頭的兩句。大丘,湖北孝感方言大塊田地的意思。這是一首勸人讀書的打油詩,全詩從頭到尾都在炫耀讀書多的好處,可以到處吃喝,不怕人借不怕偷還不怕自然災害等等。總體上講,這首詩還是比較符合當下社會的普遍現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將勞動分為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我們日常將勞動分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從普遍意義上將,從事複雜勞動,腦力勞動的,收入確實高於簡單勞動,體力勞動,全世界通例。但是,把讀書的目的僅僅侷限於改善生活,未免格局太小。這是蘇軾被貶官心灰意冷時所做。應該批判的汲取精華,棄其糟粕。

  • 3 # 言者青青

    這句古語沒有過時。我們農村孩子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唸叨這句古語。好像這句話在一首七言詩中見過,這首詩的題目我忘記了,大體是這樣寫的:

    讀得書多勝大丘,不須耕種自燃收。

    東家有酒東家醉,到處逢人到處留。

    日裡不怕人來借,夜間不怕賊來偷。

    蟲蝗水旱無傷損,快活fengliu到白頭。

    讀完這首詩,回過頭來看看周邊和自己的人生經歷,還真是應驗了這句話:

    “讀得書多勝大丘,不耕不種自然收”。

    我有一位朋友,由於初中沒畢業就上山下鄉,到農村插隊落戶了。他在農村一邊幹活一邊讀書。當時很多人笑話他,嘲笑他讀書無用,還是掙多了工分是硬道理。我朋友沒聽別人嘲諷,繼續堅持讀書。

    事也湊巧。中國恢復了gaokao,我朋友去參加gaokao,很輕鬆地考上了,從此進入大學門檻。

    後來他畢業,從事教學工作。在這個期間又調動他去了科研單位,改行了。但他針對自己的工作,繼續學習,仍然是好樣的。沒想到領導又調動了他的工作,去參加了另一個科研專案。而我朋友一點兒也沒抱怨,繼續讀書學習,很快鑽研進去了,又成了這個科研專案的帶頭人。經過努力,他獲得了許多獎勵和頭銜。

    現在他退休了,但是仍然被返聘,指導他那個領域的科研專案。平時去他家登門拜訪的絡繹不絕,應接不暇。每逢過年過節,他的親朋好友都提著禮物登門禮拜,自己家裡吃的穿的供不應求。

    所以我認為 “讀得書多勝大丘,不耕不種自然收” 這句話並沒有過時,而是在提示我們現在的人,要認真讀書,讀好書。千萬不要抱怨,要把精力用在讀書上,要結合自己的人生去讀書,總有一天會給我們帶來讀書的成果與喜悅。

    總之,“讀得書多勝大丘,不耕不種自然收”這句古語並沒有過時,而且正適合我們現在的人克服浮躁情緒,面對人生腳踏實地去讀書,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人生中來,為國家和他人,同時也是為了自己去努力奮鬥!這樣做了,會很自然地獲得成功和優異的成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該如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