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昌English

    關於英語策略性閱讀,我將從以下4點與大家探討

    1. 策略閱讀教學為閱讀教學的改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嘗試

    現今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一半左右時間是在做翻譯,閱讀課上學生的定向思維也多是在搞懂每一句的字面含義上,似乎搞不懂這些文字元號本身的意思,就無法理解它的內涵,於是,忽略了對文章主旨意義、文體結構、歷史、文化背景及作者態度與傾向等的把握,影響了英語閱讀課教學的效率,教師費力,學生迷惑,得不到閱讀的愉悅,影響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策略閱讀教學試圖走出這一誤區,由重“閱讀結果”的教學轉向重“閱讀過程”的教學,為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嘗試。

    2. 策略性閱讀教學可幫助閱讀者對閱讀活動進行自我監控與調節

    策略性閱讀教學即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而採取的一種教學方法。國外不少學者就策略傳授的目的作了闡述,使學習者意識到他們語言學習失敗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改變他們自身的認識,對閱讀活動進行自我監控與調節。

    3. 策略性閱讀教學可豐富閱讀者個體的知識系統,提高學生閱讀流利效能力

    哲學家賴爾將知識明確地劃分成陳述性知識(即個人具有有意識地提取線索,因而能直接陳述的知識)和程式性知識(即個人無意識地提取線索,因而其存在只能藉助某種活動形式間接推測出來的知識)。現代認知心理學還根據物件的內在性和外在性維度,將程式性知識區分為用於處理外部事物的程式性知識(即技能)和用於調控內部自身認知過程的程式性知識(即認知策略)。其中,前者可定義為在練習基礎上形成的按某種規則操作程式順利完成某種智慧任務和身體協調任務的能力(皮連生,2000);後者又可稱作策略性知識。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注重陳述性知識的講授,而忽視了程式性知識的傳授,影響了學生閱讀流利效能力的提高。因此,策略性閱讀教學可彌補這一不足,使學生獲得更完善的知識,提高閱讀流利效能力。

    4. 策略性閱讀教學搭建學生自主學習平臺

    Cohen(2000)提出學習策略培訓的目的是“使語言學習更加有意義”,鼓勵學習和實踐對自主學習有利的學習策略。Cohen(2000:69-70)又認為,策略培訓的目的有兩個:1)透過策略培訓明確指導學生如何使用策略,何時使用策略以及為什麼使用策略,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和應用外語的效率;2)透過個性化策略學習與應用,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幫助學生成為掌握策略的閱讀者。然而,由於教師缺乏對英語閱讀策略的深入研究和培訓意識,造成中國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並不盡如人意。儘管《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對學生所要掌握的閱讀技巧作了簡要的介紹並在每個單元后附了一篇有針對性的閱讀理解文章,但由於受到大學英語周課時的限制,大多數英語教師對每單元后的閱讀技能介紹和閱讀文章忽視了。相比之下,國外培訓研究主張顯性的訓練方式(explicit training),即學生被告知策略使用的價值,訓練的原則、目的及預期效果等,且研究成果顯示,策略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考試成績及對知識的記憶等(Pearson﹠Fielding,1991)。那麼,在多大程度上開展這種教學?如何開展?在中國英語教學中鮮見研究文章及論著出版。國外閱讀理論家Brown和Palincsar(1989)在教學法中總結出的閱讀教學策略被Cotterall(1990)和Hewitt(1995)在第二語言教授英語閱讀中證明有效。遺憾的是對策略訓練及其效果的系統、實證性研究不足。本研究在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試建立一種策略閱讀教學模式,以期補其不足,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策略性英語閱讀研究成果論文2006年發表在外語類核心期刊《山東外語教學》第一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徒手健身怎麼練?想要一套訓練計劃,每天練什麼,健身三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