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超吵吵
-
2 # 史海爛柯人
奏摺是清代特有的一種上行文書。所謂的上行文書,就是大臣們向上奏報的文書,為什麼說是特有呢?因為這種東西是清朝的皇帝發明的。
奏摺又叫密摺,與清朝之前的題本、奏本等等均不相同,因為它是秘密上奏的,大臣將奏摺寫好之後,放在一個小匣子裡,由皇帝親自將小匣子開啟閱覽,不能假手於他人。這種密摺的最大特點就是“單線傳播”,即只有上密摺的大臣和皇帝兩個人知道所奏內容,其他人是不能知道的。
密摺在康熙朝之時便有了,但並未形成制度,真正開始大範圍實行是在雍正朝之時。雍正朝,清代皇帝的權力高度集中,面對邊疆重大軍務,政治腐敗,權力鬥爭等等錯綜複雜的問題,居於深宮之內的皇帝很難悉知各方面的事務,為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於是加強了密摺的應用。
身處同一地區,或者處理同一事務的大臣,遇到問題之時,需及時向皇帝奏報,同一件事,往往會由兩個以上的大臣上奏,這樣一來,你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已經奏報了,而且是否與自己奏報的一樣,所以也就不能撒謊,只能實事求是的奏報,密摺的最大用處就是這個了。而且還可以秘密參奏他人,而其他人也不知道是你奏的。所以密摺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
第二,密摺處理的程式那麼密摺上呈給皇上之後,皇上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雍正朝之時,密摺都留中了。所謂的留中,就是留在宮裡,沒有外發,所以大臣們手中幾乎是沒有奏摺的,所有的奏摺幾乎都在宮中。大臣們上完奏摺之後,最初對於重要的事務皇上要用紅筆在文中或者文後寫下看法,稱之為“硃批”,發給上奏的大臣看,大臣們看完之後,要表態,或者繼續說明事務處理的想法,或者表示謝恩,再另寫一份摺子,並將這個有硃批的一同寄給皇上,由皇上儲存下來。
軍機處建立之後,對於部分大臣上奏的關於西北軍務等重大的事務,皇上會下發給軍機處,由軍機大臣將重大事務抄錄下來,加以儲存,這種奏摺就稱之為軍機處錄副。
(軍機處錄副)
第三,密摺的作用如果皇上看到了所上奏的某事很氣憤,往往也會將奏摺給心腹大臣看一看,發一發牢騷。遇到高興的事情,也會分享一下。但大臣之間的互相參奏,一般是不能夠洩露的,這種事情非同小可。一個人可以參奏另一個人,但是兩個人不可以用密摺合謀參奏一個人,這樣便會有朋黨的嫌疑。在乾隆朝就發生了仲永檀密摺洩露案,鬧得沸沸揚揚,仲永檀還因此獲罪。
密摺,是大臣向皇帝表忠心的一種工具,並非所有的大臣都有具折權。一般在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當然也不乏一部分特別的官員有上奏的權力。
密摺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君臣之間的密切關係,雍正皇帝經常在奏摺中關心他的寵臣,也會向他們發發牢騷,表示想念云云;同時,密摺也加強了皇帝的集權,對於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資訊來源和渠道,能夠及時作出應有的判斷。但密摺的問題也在於資訊太集中,如果當政的是明君,或者有能力的君主,可以透過密摺提高辦事效率,做出正確的決策,但如果是個昏君,或者外強中乾之人,則是密摺便彷彿定時炸彈一般了。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很多奏摺皇上是不會看的,一天的奏摺成千上萬,皇上挨個看那還有時間去跟後宮嬪妃啪啪啪。
一般奏摺進到皇帝批示之前,都有專人負責謄抄,然後會分檔歸類,送到各個相關職能部門,再由部門長官挑出國家大事來請示皇帝。所以一般的國家大事內閣軍機處都是很清楚的。地方各省的主管,比如清朝的各省巡撫,每月都要給朝廷上報一次這個月省裡都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怎麼處理了。
有些地方大員有直接給皇帝遞奏摺的權利,這種奏摺都是封好後交給皇帝的,一般涉及到戰爭、政治等大事件,這樣的奏摺內閣和軍機處是看不到的。
還有皇帝派到各地、軍中的眼線,有密摺專奏,這個保密性更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