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葉赫那拉氏,名杏貞。出生於葉赫部(今四平附近)。咸豐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份或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為期僅次於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人稱清朝“無冕女皇”,由於在其48年的統治期間,中國除了太平天國之亂外,還飽受外國侵略,中國國力日漸衰敗。其執政能力頗受爭議,加上中國傳統對於女性執政的負面意見,近來,史學界逐漸開始有人從歷史條件侷限的觀點,對慈禧當政提出多元化的評價。但她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負面人物。慈禧太后,姓葉赫那拉。現在一般認為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闢才衚衕。[1]滿洲鑲藍旗人,後抬旗入鑲 慈禧太后像黃旗。其先祖屬葉赫部(今四平附近,四平市■   據云南曲靖文獻記載,1834年,葉赫那拉·惠徵(滿族人)任雲南迤東道道員,駐節曲靖,翌年惠夫人於任所生長女慈禧。並僱男僕李午廷(曲靖城打油巷人)抱領。慈禧垂簾聽政後,李午廷曾奉召在內務府倉儲司任職,後來頂戴四品,官至蘆溝橋稅務署主管。[2]   父惠徵,曾任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員,母富察氏。由於她為皇帝生了兒子(同治帝),並且會討咸豐皇帝歡心,不久後就升為懿貴妃。同治帝立,尊為聖母皇太后,尊號為慈禧太后。在山東泰安一代也有慈禧存在,在清文宗駕崩於避暑山莊後,治喪期間因與慈安太后分住煙波致爽殿東西暖閣,故也被稱為西太后。(一說是慈安太后住在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慈禧太后住西六宮之一的儲秀宮,故稱西太后。)   葉赫那拉氏於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詔晉封懿妃。次年又晉封懿貴妃。由於咸豐帝體弱多病,大清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北有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國反清農民運動)又讓他心力憔悴,懿貴妃工於書法,於是咸豐帝時常口授讓懿貴妃代筆批閱奏章,使慈禧有機會接觸政治。 “御賞”和“同道堂”印章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她隨咸豐帝,和皇子載淳逃往熱河。1861年8月咸豐帝在熱河去世,由於皇子載淳只有6歲,咸豐帝臨終前將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景壽、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佐同治帝處理朝政。這些人都是咸豐的親信,肅順尤其足智多謀。又給皇后和懿貴妃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希望他們相互牽制。慈禧(36張)  咸豐帝死後,皇子載淳即位,定年號“祺祥”。她與皇后鈕祜祿氏(慈安太后)並尊為皇太后。顧命八大臣企圖專權,權力慾極強的慈禧非常不滿,於是聯合在京主持和談的咸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忻,利用帝后和咸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粉碎了八大臣勢力。奕忻被封為議政王,1861年12月2日,兩宮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並改年號為“同治”。執政初期她在議政王奕忻的輔佐下,整飭吏治;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又在列強支援下,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緩解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出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她又重用洋務派,以“自強”和“求富”的方針,發展一些軍用,民用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客觀上對中國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是由於慈禧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之甚少,她也作出很 垂簾聽政進行的場所,養心殿東暖閣多愚蠢的決定,阻礙了洋務運動的進行;再有,當改革可能損害她的統治時,她又支援頑固派對洋務派進行牽制,以加強集權。這一時期,國內起義被平定;兩次鴉片戰爭暫時滿足了列強的貪慾,外交上沒有吃大虧;洋務運動後清王朝的軍事實力有所提高;工商業有了初步發展,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為“同治中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菜收穫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