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落誰家198574577

    【別稱】江南卷柏、石金花、孔雀毛、巖柏枝、石柏、百葉草、地柏。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10~18釐米。下部莖不分枝,其上葉疏生,貼伏,鑽狀卵圓形,具短芒;上部枝著生的葉較密,羽狀分枝,全形呈卵狀三角形,葉小,排列成4行,兩行側葉的葉片兩側不對稱,急尖,葉平滑,上半部的中半卵圓形,基部圓,邊緣白色;下半部的葉半矩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疏齒,基部心臟形;兩行中葉的葉片卵圓狀橢圓形,漸尖,有芒,中脈明顯,邊緣白色。孢子囊穗單生於枝頂,4稜;孢子葉圓形至卵狀鑽形,漸尖,龍骨狀,微有毛,上著生孢子囊,內含孢子。地柏的全草可入藥,全年均可採收。

    【生長環境】湖北、陝西及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生於山澗、林蔭等陰溼處石上。

    【性味功效】味甘、辛,性平。止血,清熱,利溼。

    【驗方精選】第一方:地柏枝適量,麻油適量。

    用法:研細末,麻油調塗。

    主治:湯火燙傷(輕度者)。第二方:地柏枝120克,鮮麥芽60克,白酒少許。

    用法:水煎,去渣,加白酒少許,分2次,早、晚飯前服;第二劑加大黃60克,水煎加白酒服;第三劑不加大黃;第四劑加大黃(每隔1日加大黃)。連服5劑。服藥期間忌酸、辣、芥菜、蘿蔔、油膩、煎炸食物。

    主治:單腹脹便閉。第三方:地柏枝30克,側柏炭、棕炭、茜草炭各1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日。

    主治:胃、十二指腸出血、鼻衄、咯血。第四方:地柏枝適量。

    用法:烘乾,研細末,幹灑傷口,加壓止血。

    主治:外傷出血。第五方:地柏枝50克,茵陳30克,梔子10克,丹參30克,敗醬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五~七日。

    主治:黃疸型肝炎。第六方:地柏枝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兒驚風。第七方:地柏枝20克,鵝不食草3克,辛夷6克,蒼耳子6克。

  • 2 # 使用者3756500147882

    【別稱】江南卷柏、石金花、孔雀毛、巖柏枝、石柏、百葉草、地柏。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10~18釐米。下部莖不分枝,其上葉疏生,貼伏,鑽狀卵圓形,具短芒;上部枝著生的葉較密,羽狀分枝,全形呈卵狀三角形,葉小,排列成4行,兩行側葉的葉片兩側不對稱,急尖,葉平滑,上半部的中半卵圓形,基部圓,邊緣白色;下半部的葉半矩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疏齒,基部心臟形;兩行中葉的葉片卵圓狀橢圓形,漸尖,有芒,中脈明顯,邊緣白色。孢子囊穗單生於枝頂,4稜;孢子葉圓形至卵狀鑽形,漸尖,龍骨狀,微有毛,上著生孢子囊,內含孢子。地柏的全草可入藥,全年均可採收。

    【生長環境】湖北、陝西及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生於山澗、林蔭等陰溼處石上。

    【性味功效】味甘、辛,性平。止血,清熱,利溼。

    【驗方精選】第一方:地柏枝適量,麻油適量。

    用法:研細末,麻油調塗。

    主治:湯火燙傷(輕度者)。第二方:地柏枝120克,鮮麥芽60克,白酒少許。

    用法:水煎,去渣,加白酒少許,分2次,早、晚飯前服;第二劑加大黃60克,水煎加白酒服;第三劑不加大黃;第四劑加大黃(每隔1日加大黃)。連服5劑。服藥期間忌酸、辣、芥菜、蘿蔔、油膩、煎炸食物。

    主治:單腹脹便閉。第三方:地柏枝30克,側柏炭、棕炭、茜草炭各1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日。

    主治:胃、十二指腸出血、鼻衄、咯血。第四方:地柏枝適量。

    用法:烘乾,研細末,幹灑傷口,加壓止血。

    主治:外傷出血。第五方:地柏枝50克,茵陳30克,梔子10克,丹參30克,敗醬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五~七日。

    主治:黃疸型肝炎。第六方:地柏枝15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干支紀日速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