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本鄭經

    泥牛入海的成語故事

    《祖堂集》共二十卷,為南唐時釋靜、釋筠二位禪師所編,是重要的禪宗史料。

    內容輯錄過去七佛、初祖大迦葉至三十三祖慧能,及青原下八世雪峰義存之孫徒、南嶽下七世臨濟義玄之孫徒,共二百五十餘人。本集早於《景德傳燈錄》,為現存最早的綜合禪宗史傳,亦為後世諸燈史之所據。本集以史實立傳,編錄諸位禪師的機緣法語,是古代佛門公案之整合,並收錄偈、頌、歌、行等禪文學,以及北韓禪宗的史料。

    北宋以來,本書亡佚,現存為公元1912年於南韓伽耶山海印寺發現之版本。

    在《祖堂集.卷六》記載了一段小故事,洞山良价禪問漳州龍山和尚:“和尚你是領悟了什麼道理,所以能住在這座山裡面?”龍山和尚回答:“我看見了兩頭泥做的牛互相爭鬥,跌入海中,直到如今全無訊息。”佛家之中,以“泥牛”比喻人的思慮。一個人的內心在未開悟之前,想法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不只現在的想法和過去的想法矛盾,內在的想法和外在的想法矛盾,自己和其它人的想法也是充滿了衝突和比較,就像兩頭牛在互相爭鬥,無法解脫,然而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水中,馬上就會融化了;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悟得智慧,開悟見性,原本心中的固執和主觀意識,也會馬上消失無蹤。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如何開悟,但是開悟的方法和境界並不是文字或語言可以形容,所以龍山和尚用了“泥牛掉入海中,至今沒有訊息”的比喻,表示未開悟前,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別人都是對立的,互相不斷爭鬥;開悟之後,這種內外在的對立與爭鬥就不再發生了。

    因為有了智慧,能夠超越種種對立與統一的矛盾,也就無從鬥起。後來“泥牛入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去不復返。

  • 2 # 使用者7153502961085

    從前有一個十分吝嗇的富翁,他不僅盤算著怎麼賺錢,還時刻想著怎麼少花錢。這天他在親戚家看到一座銅牛,十分喜歡,可他又不想花錢。

    回到家之後,富翁還是很惦記那座銅牛,也想在自己家擺上一座,他便找來管家商議怎麼辦,商量來商量去,他決定做一座泥牛的雕像來冒充銅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尿頻,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