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錢德鑄
-
2 # 伊語觸心
肯定是越來月悲催啊,孩子的心靈還不夠成熟,正是需要關愛的時候,您這暴利教育只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產生陰影,將來的成長過程也是不健康的,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就是你老年時候的樣子,你生活不能自理,口齒不清,衣衫襤褸需要依賴孩子的時候,是不是他也可以使用暴力對你,你會越來越聰明呢?
-
3 # 陳思危心理諮詢師
你好,樓主,您問的問題非常具有典型性。面對兒女初長成是每個父母都要面對的事情,到底以什麼樣的方式教育孩子,會更加的Sunny,更加的自信,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先說暴力,分為肢體暴力與語言暴力。肢體上暴力自不必說,體罰啊,毆打啊,粗暴式管理往往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認可,內心的恐懼與自責,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謹小慎微,凡事都不敢輕易表達,認為是我的錯導致爸爸或者媽媽生氣了,漸漸的孩子性格變得內向或者自我封閉,人際關係也會出現問題。內心極度不安全,自卑源於內心力量不夠,源於對自我的不認同。語言暴力往往會挫傷孩子的自尊。自尊受損內心極度的否定自我,因而處處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凡事只關注負向,按照認知行為的心理學理論,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決定自我的情緒,一個時刻抱有負向消極認知的孩子,必然導致自我的負向情緒情感體驗。
再說,暴力式教育的由來。家長的教育方式往往來源於他們自己原生家庭的教育教養方式。這個就是家庭系統動力的傳承。父母的愛的方式會傳遞給子女。子女會學著自己父母的愛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就這樣代代相傳。每一個自卑的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自卑的家長和不良的家庭互動模式。
所以,為了孩子心靈健康的成長,請善待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家長身上教育得失。
教育孩子,我們絕大部分家長是用講道理的說服方法,孩子長大後一般挺正常。
也有家長可能由於自己工作忙,再加上性格比較急躁、粗線條,對不順心的孩子輕者呵斥,再不動手當說話,孩子會不會越來越聰朋不敢說,但越來越反抗、自悲是有依據的。題主想要的、答案可能也在這裡面。
當然還有很明智、很有素養的家長提倡孩子的愛心教育,平等溝通,先聽孩子怎麼說,再提出家長的觀點供孩子選擇,我們可稱作選擇教育法;還有家長提出結果乾預法,例如孩子不收拾玩具,到處亂扔,家長告訴他:你不收拾下次就沒有玩的了,這樣干預他下一次,孩子就會變得主動收拾了。等等。
但是我認為,我們反對暴力教育孩子,但在教育孩子的整個過程中,恰如其份地偶爾使用帶有暴力傾向的喝斥、罰跪、甚至體罰也應是極正常的教育範疇。
孩子有時會很頑皮,知道你愛他,有時就任性。例如到外面遊玩,他一個勁兒地向前跑,根本不管大人是否跟上來,過十字碼路了,還往前跑,這時的一聲喝斥“站住”肯定是必要的,這在生活中難道還少嗎?
如果孩子有些行為在家長多次溝通、告誡後,還是明知故犯,例如打人、撓人吧,你說怎麼辦? 孩子上學後,晚放學時不接時歸家,跑到同學家玩遊戲什麼的去了,天黑了大人不見孩子,嚇得滿世界找,這樣一次、兩次,怎麼辦?老百姓的家長就可能會讓孩子來一次挨跪反思,或者抽打手心、屁股,專家可能有專家的理論,但在教育孩子的漫長過程中,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長偶爾使用一下帶有暴力傾向的教育,讓孩子受到喝斥,受到一點皮肉之苦的滋味,也許更實效,認識會更深刻,靈魂觸及更深,也許是人的某些奴性決定的。
喝斥和打罵,並不適用於大多數孩子,而且講求必要和嚴格限定頻率和次數,以一次左右為宜。
孩子怎樣教育,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一大工程。我有一個很重要的認識:教育孩子,絕對不是從大人的認知角度出發去要求孩子,而是應該站在孩子的認知水平先理解孩子的言行而後再循循善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