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父母

    不太同意馴服這個詞。孩子又不是小動物,而且馴服這個詞,要的是絕對的服從。

    不知道你提到的孩子有多大?如果是兩歲左右的孩子,這個時候他並不是真的想跟父母對著幹,而是因為他正處於自我意志發展的時期,所以才會什麼都說不,以此來感受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經驗。

    如果是更大一些的孩子,甚至是到了青春期,孩子表現出凡事都跟父母對著幹,那麼,說明孩子內心有很強的牴觸情緒和對抗情緒。 要想幫孩子消除這樣的牴觸情緒,最重要的就是傾聽和重建聯結。

    傾聽不是簡單地聽孩子說,而是要帶著深切的理解,專注地聽孩子的傾訴和表達,同時還要避免對孩子說教。

    我們需要幫孩子宣洩出內心淤積的那些隱藏情緒,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在我們面前表達。只有當孩子把內心那些情緒傾倒出來之後,才有可能表現出更合作的狀態。

    記住,我們需要爭取的是孩子的合作,而不是馴服。

  • 2 # 小晗晗愛閱讀

    為什麼會覺得孩子跟我們對著幹呢?是因為孩子的行為總是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的需求。換句話說就是孩子不聽我們的話。而且往往是我們的態度越強烈,孩子就越反抗。為什麼呢

    因為當我們總是說,你去幹什麼什麼,你不許去幹什麼什麼的時候,在孩子的壓力我們就是他們的敵人,是和他們對立的。總是讓他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讓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他的態度就會變成:我就要幹我想幹的。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轉變觀念,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聽我們的話

    我們不是皇帝,說的話也不是聖旨。我們教育孩子最重要的目標,是為了有一天他能更好的離開我們,去成為他自己,去獨當一面。所以判斷行為是否正確的標準,不是你說的話,也不是你的想法,更不是你自我滿足的需求,而是它是否是成長的需求,能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自由的孩子最自覺,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想讓孩子去調整自己的行為,去符合成長的需求,最好的辦法不是我們去操控他,逼著他去做。更是給他選擇,給他自由,讓他自己想要去那樣做。這樣,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會變得容易實現。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那些極少數威脅孩子生命安全或影響他人行為,是我們需要去禁止的,也就是我們的底線,這些事情我們得讓孩子知道

    還有一些事情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我們需要去限制或者約束。比如所看電視,這類事情,我們可以透過建立家庭規則,對孩子做出約束,但是在規則的前提下,給他選擇的自由和權利。比如說規則是週一到週四不可以看電視,週五,週六,週日可以看電視,每次兩小時。這是規則,那麼兩小時什麼時候用,是早飯過後還是晚飯過後,看什麼,由孩子選擇,自己做主

    還有很多事情,既不影響生命安全,又不傷害他人,也不影響成長,那就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決定,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去嘗試,去體驗,即使做錯了,即使失敗了,都沒有關係,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和鼓勵。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一次次的體驗中得到成長,而這種效果要比我們的大道理好千倍萬倍。

    自由的孩子往往更自覺,當我們給孩子自由和選擇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做的總是比我們期待的更好

    務必注意我們說話的態度和方式

    怎麼說和說什麼同樣重要,很多時候讓孩子反感的不是我們說了什麼,而是我們說話的態度、語氣和方式。我們那副高高在上,總是飽含著責怪、批評,喜歡下結論的樣子,讓孩子很傷心,很難過,很生氣。如果是這樣,我們說的什麼,他們根本不會去聽,也不想去聽。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跟我們說件事情,一上來就是責怪、否定,說我們怎麼不好,我們還想聽吧,我們還願意接受他的建議嗎,一定不想。還是也是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哪些遊戲中的人物有上廁所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