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勢而為2020

    歷代帝王大都十分重視選擇陵地,明成祖朱棣也一樣,他派人在北京附近尋找陵地,足足跑了兩年,才找到幾處可供挑選的地方。據說,最先找到屠家營,因他姓朱,“朱”與“豬”同音;豬進屠家,就要被宰殺,不吉利。又找到狼兒谷,豬旁有狼,更危險。又找到燕家臺,但“燕家”和“晏駕”(皇帝死了叫晏駕)諧音,也不能用。最後找到黃土山這塊地方。這裡山間明堂廣大,群山似封若閉,中間水土深厚,加上風水術士們一番吹捧,說這兒是龍頭,那兒是龍尾,明成祖朱棣聽後,龍顏大悅,就降旨圈地80裡,做陵區禁地,將它改名為天壽山。從在天壽山下建長陵(明成祖墓),明成祖朱棣陵墓叫長(chang)陵,也是取吉利吉祥的好寓意,也包含了朱棣對明朝國運萬年,長長久久的美好願望!

  • 2 # 於左

    明太宗朱棣的陵墓在北京昌平,名為長陵。

    明朝的皇家陵墓有些複雜,一部分是在鳳陽的祖陵和皇陵,分別埋葬著朱元璋的祖輩和父親。另一部分是在南京的孝陵,埋葬著朱元璋、馬皇后和皇太子朱標。更大的一個部分就是在北京附近的十三陵,埋葬著明太宗朱棣及以後的明朝皇帝。

    在北京的十三陵中,為首的就是明太宗朱棣的陵寢,長陵。關於長陵地址的確定,《萬曆野獲編》中說得比較細緻。

    永樂五年七月,四十六歲的徐皇后在南京病逝。此時明太宗朱棣已經決定遷都北京,認為自己未來的陵寢不能選在南京,所以徐皇后一直沒有安葬。

    這期間,在北京周圍沒有找到合適的地址,朱棣很著急。當時的禮部尚書趙羾請了一位名叫廖均卿的江西術士,精通地理,看好了北京西北的昌平的一座山,名為黃土山。永樂七年五月,朱棣親自前去察看,又參考了其他高人的意見,最終確定在這裡修建山陵,並把黃土山改名為天壽山。

    此後開始營建陵墓,主持這項重要工作的人名叫王通,是朱棣的愛將王真的兒子。此時王通是武義伯,歲祿一千石。當時的工程非常急迫,工程量又大,徵用了大批的工匠,朱棣自己也親自到場,幾個兒子也會過去看一看。

    到了永樂十年,陵墓初步完成,王通也進爵為成山侯,歲祿增加了二百石。後來到了明宣宗時代,就是在這位王通的手裡丟掉了安南。

    天壽山的陵墓建好之後,徐皇后的靈柩從南京起運,經過三千里的長途運輸,最終葬入天壽山的墓穴,陵墓也被正式命名為“長陵”。

    在這裡,長應該讀為(chang),而不是(zhang),其中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體現的是朱棣本人的意願。當初朱元璋把自己的山陵命名為孝陵,是希望提倡孝悌。同樣,朱棣把黃土山改名為天壽山,是希望明朝的江山能夠萬代長久。所以在確定陵號時,也要有長久之意。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駕崩,時年六十五歲,葬入長陵。

    在這方面,朱棣的作法和父親朱元璋一樣,當初馬皇后死後,先葬入孝陵,朱元璋自己死後再與馬皇后合葬。朱棣也是先葬皇后,並確定陵號,自己合葬。

    以後的明朝皇帝就不是這樣了。朱棣的兒子明仁宗,陵號為獻陵,沒有特別的含義,只是用來區分而已。

    古代的君主死後,有諡號和廟號的分別,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尊諡為高皇帝,廟號太祖,陵號為孝陵。而朱棣的諡號為文皇帝,廟號為太宗,陵號為長陵。也因此,明代的文獻中在提到朱棣的時候,可以稱他為文皇帝,太宗,也可以用長陵來代表他。

  • 3 # 圕小李

    有關明長(Chang)陵名字方面的資料對於我們這些業餘歷史愛好者來說少之又少,只好說一些自己的猜測了。像國祚綿長,這個長字就代表美好的願望。還有就是北京離鳳陽朱元璋的孝陵太遠了,雖然朱棣這個皇位是搶來的不太敢在他家祖墳安葬但也不能說的太直白。這個長有遠的意思,聽起來有些牽強但也說的通。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朱棣也想做一個被子孫後代都記住的皇帝,像劉邦李,魏孝文帝這些傑出的皇帝的陵都叫長陵。做為一國之君不可能不知道,長陵別的國皇帝也用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最近很火的劍聖寶石套路怎麼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