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伯禺
-
2 # 南宮閣主小未央
我覺得會受懲罰。畢竟那麼多太醫,供養著就是為了給皇帝看病治病的,如果不能醫治皇帝的疑難雜症,太醫是會受到懲罰的。這也是身為可以接觸到皇帝和妃子的地位較高的太醫的一種悲哀。
我覺得會受懲罰。畢竟那麼多太醫,供養著就是為了給皇帝看病治病的,如果不能醫治皇帝的疑難雜症,太醫是會受到懲罰的。這也是身為可以接觸到皇帝和妃子的地位較高的太醫的一種悲哀。
歷史的軌跡告訴我們,誰也不能超越的規律就是生老病死,為了和早衰和疾病作鬥爭,醫藥事業也和人的生存共存而在不停發展,老百姓珍惜生命,統治階級更重視,尤其皇上讓人們呼他“萬歲!萬歲!萬萬歲!”但歷朝歷代的皇帝平均的壽命都不長!但他們還是想盡辦法想讓生命更長壽一些!因而太醫院制度就伴隨著帝制而由來已久。雖然各個朝代名稱有所不同,但工作性質是一樣的,為皇家貴族服務,重點是皇上及諸王子王孫和諸妃子,有些太醫,皇上不開口,一些臣子還請不到太醫呢!。
周朝,已經有了供奉皇帝差遣的醫師,並且分上士和下士。專門掌管皇家醫療事務。秦朝時開始設定太醫令。漢朝時,延續前朝設定,並且還細分出給百官治病,也就是“太常”的太醫令,給宮廷治病“少府”的太醫令。三國時代沿用舊制。隋唐時,設定了太醫署。宋朝時,改成醫官院。金代則正式更名為太醫院。主管官員稱“提點”。元明清都沿用太醫院名稱,一直到清朝末年。
太醫又稱御醫,不同的歷史時代太醫所受到的尊重和地位都有差異,但無疑太醫在當時來說都是最好的醫生,或從地方上推薦,到宮裡後還要讓太醫院高資歷的御醫考試,也分理論考試,面試問答等內容。當了太醫其實是苦差事,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工作,稍不注意可能掉頭。如唐代的“韓宗劭案”就夠驚心動魄的了!
韓宗劭乃唐懿宗時的“翰林醫官”,醫術高超,朝野皆知。唐懿宗愛女“同昌公主”,突患重病,唐懿宗立即派韓宗劭前去治療。韓宗劭奉命率二十多名御醫日夜守護,盡心診治,他們竭盡全力,也未能挽救回公主的生命,懿宗,把女兒公主之死歸責於御醫,即下旨,將韓宗劭等二十多名御醫全部處斬。這些御醫的家屬共三百餘人亦遭連累被囚禁在監牢中。
明朝,明成祖(朱棣)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永樂二十年(1420年)他的寵妃王貴妃死。王貴妃在皇后逝世後作為當時明王朝後宮的掌舵人,為人隨和,善於處理各種後宮事件,深得明成祖倚重,但是突感風寒伴隨肚子疼,在太醫的一番治療下,服了幾劑藥,竟然一兩日後死了。明成祖大怒!主治太醫先被杖刑後斬首,同族滿門抄斬,共被抄斬者200餘人,舉薦此太醫的官員也被革職查辦。後因此醫案,還牽連了許多事,前後又殺了幾千人。後世有人說該太醫用方有問題,該殺。但不能連他的滿族200多人都殺了,這其實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亇人的愛好或利益受到損傷,他一句話就可以使幾百或幾千人腦袋移位。
這僅舉一二例,一見一斑。自然也有些朝代皇上寬厚,疑他的愛妃或寵臣的死亡可能與太醫治療不力有關,多降級(太醫中分有等級)或逐出太醫院,也有斬首的但不累及家族,總之太醫的工作是扱其小心謹慎的。
近現代有些醫者或商家,說他的處方或產品是先祖父從某某人的某某人手中獲得的從宮廷流出的秘方!其實,皇宮的方子大都四平八穩,沒有創新性的,太醫們開方大多尊經崇古,每方都是從前朝經典方中來的,出點事都能搬來前賢之書來為自已申訴,所以不敢有半點自己“創新研究”性的東西的,創新既可能發展出新,但也可能有風險。這風險在皇宮裡是掉腦袋的風險,誰也不敢去冒這險的,因而他們每日用方都是前朝歷代的經典方而已!那裡有什麼新鮮東西,唐孫思邈被李世民請到宮中當御醫,但過了一亇時期他就堅決以年紀大而回歸藥王山,他深知在皇宮裡是搞不成醫藥研究的!
希望現代一些不懂醫的人,不要輕易相信什麼宮廷秘方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