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二食紀

    爐包,也叫水煎包,是即墨的傳統風味食品,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85年被山東省商業廳列為地方名吃之一。其主要原料為精粉、瘦肉、蔬菜、海鮮、植物油及各種調料。製做工藝講究,麵皮硬軟適度,包子呈金黃色,晶瑩透亮,具有香、脆、鮮、軟之特點,共有20多個品種,倍受食客讚賞。

    我吃過最好的豬肉爐包,還屬我媽做的爐包。包子一底色金黃,焦脆,餡濃香可口,色香味俱佳,百吃不厭。以前在家時,正趕上包子新出爐,咬一口熱烘烘,火候恰到好處。先咬的是麵皮,豬肉爐包最好吃的部位,是緊貼肉餡兒的那一層包子內皮兒。麵皮被內熱烘得鬆軟,孔隙翕張,極易飽浸肉汁,色呈醬黃。一口下去,不噎不膩,唇齒留香。再咬下去就是餡兒了,花生油和少許的豬油剛剛好被化開滲入餡中,混著豬肉的香和韭菜的鮮,少許湯汁溢位,纏繞在味蕾的香味不是西式甜點的甜膩也不是川菜火鍋的強烈,而是一種沉澱時光與人情味的醇厚,一口氣連吞幾個也不覺飽。這麼神的味道,也只有在家中才能嚐到啊。

  • 2 # 鄉村小夥松哥

    爐包

    傳說,高密爐包是從漢朝名將韓信手下的廚師手中傳下來的。楚漢相爭的時候,韓信在高密指揮“濰水之戰”。在當時的戰場上至今還有韓信溝、張魯祠的所在。那廚師為韓信做過爐包,很得韓信賞識,這手藝被從當地招來幫廚的“偷”學到了手,一輩一輩傳了下來。到清朝末年,呼家莊的王家、徐家,夏莊的張家(“公順”)就開起了爐包鋪

    現在是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的特色小吃。爐包其特點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軟,內陷飽滿,味道鮮美,掛漿講究,火候獨到,嘎渣焦脆,油香四溢

    民間傳統名吃高密爐包歷史悠久,風靡城鄉。始於清代年間,在民國時期有著獨特意義的形勢盛行,用來走親訪友的禮物送給朋友,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位於縣城南河灣的林三爐包,更是名冠城鄉。解放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密爐包已遍及城鄉,成為高密人民的大眾食品,爐包被評為“山東名吃”,樹立起了品牌。

    爐包用料講究,以鮮豬肉、鮮韭菜、鮮白菜和上好的精麵粉為主料,以海米、木耳及各種調料為輔料,精心加工而成。其特點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軟,內陷飽滿,味道鮮美,掛漿講究,火候獨到,嘎渣焦脆,油香四溢。

    煎包

    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東京汴梁城(古都開封),在華北和中原地區頗為流行。在河北山東等部分地區則稱呼為“鍋貼”,主要在山東東營市、濱州市、淄博市、菏澤市部分割槽域流傳,今天主要以利津水煎包菏澤水煎包最為著名。利津縣街道上分佈著很多各具特色的“水煎包鋪子”,而那些色澤金黃,外脆裡嫩的水煎包更是十里飄香,讓人口水直流。菏澤水煎包列為中國十大包子。

    其狀扁圓,上下呈金黃色,外酥裡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分為羊肉、豬肉、素菜水煎包多種,其餡無論是葷素均加蔥、姜、五香粉、香油、細鹽調製,皮為小麥粉面發酵,將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水煎包形狀和大小有異,形狀如柿餅的,上下有呈金黃香脆的紙狀面片,外酥裡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可為素菜、羊肉、牛肉、豬肉多種。調餡主要是求鮮,當日調餡,當日做完,肉或素菜加蔥、姜、五香粉、香油、鹽調製。

    餡是一方面,用火、用油、用面也是重要因素。包子皮為發麵皮,太老太嫩都會影響包子的質量,包子皮如果是死麵的,那就成為在膠東一種叫做鍋貼的小吃了。在特製的平底鍋內刷上底油,油不宜過多或過少,把包好的包子依次順序放入鍋內,加一定數量的稀面水,蓋上鍋蓋大火煎到水乾,然後逐個將包子翻個,至雙面焦黃淋上香油即成,其中點水也叫“下汗”,火候尤為重要。總之,要做到油清、面白、餡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敘利亞問題,英美法民眾態度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