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樂必可樂
-
2 # 夏天的涼爽807
看書是為了做心理建設,如果意志力強的還是有希望成功的,要是意志力差的就像我,基本上也是失敗的可能性大。個人覺得戒菸的話還是用藥物比較靠譜,我現在再吃戒菸藥,有藥物的輔助戒菸能順利一些,而且不會有戒斷反應,知乎上有這方面的技術貼你可以去看看。
看書是為了做心理建設,如果意志力強的還是有希望成功的,要是意志力差的就像我,基本上也是失敗的可能性大。個人覺得戒菸的話還是用藥物比較靠譜,我現在再吃戒菸藥,有藥物的輔助戒菸能順利一些,而且不會有戒斷反應,知乎上有這方面的技術貼你可以去看看。
我想題主提出這個問題,是有兩方面考慮。一是轉移注意力,二是有沒有這樣一本書可以指導自己成功戒菸。
幸運的是,的確有這樣一本書,《這書能讓你戒菸》,我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都會有很多疑問,一本書,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嗎?
我們首先了解一下這本書的作者,是英華人亞倫·卡爾,他並不是一個職業作家,相反,他是一個有33年煙齡的會計師,曾經一天最多要抽100多支菸。在卡爾成功戒菸之後,他辭掉了會計師的工作,全身心幫人們投入到戒菸的事業中來。這本書出版於1985年,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20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作者也開設了輕鬆戒菸所,遍及20多個國家,已經順利運行了20多年。1997年8月,卡爾還受邀參加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屆世界菸草與健康會議,是參與該會議的第一位非專業醫師。
每個人都會對卡爾是如何成功戒菸的有所好奇,卡爾的吸菸史與吸菸數量都是很嚴重的,既然他都可以成功戒菸,普通的吸菸者為什麼做不到呢?難道你的煙癮比卡爾的還要嚴重嗎?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人為什麼會吸菸。這會有很多個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剛滿18歲,急於喧囂自己是擺脫了束縛的成年人,有的人壓力太大,想透過吸菸來放鬆,也有人是由於生意應酬,而接過別人手中的煙。總之,各種各樣的人在各種各樣的情境下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支菸。無論怎樣,第一支菸帶給人的體驗是糟糕的,也許還會被嗆到,正因如此,我們的大腦才會降低防備,繼續一根又一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陷阱。
很多人認為吸菸是一種習慣,但其實是尼古丁上癮。亞倫·卡爾指出,只要停止吸菸1小時,人體血液中的尼古丁成分會下降到1/4;停止吸菸72小時,尼古丁在人體內的反應就會完全消失!吸菸並不是一種切實的需要,只是為了滿足尼古丁毒癮。想要戒菸也就是所謂的尼古丁戒斷,人們之所以會感覺到難受是因為心理上的空虛而不是生理上的疼痛,手裡夾著煙,就會給自己營造出一種“手裡有什麼事情做”的錯覺。如果這種空虛感得不到滿足,吸菸者就會神經緊張,缺乏安全感,變得容易激動,自信心和自制力降低,這些症狀實質上是身體對尼古丁的渴望。
吸菸就如同故意穿上擠腳的小鞋,再把它們脫下來,享受片刻的安慰。吸菸的另一個陷阱就是社會的洗腦作用。我們都會在煙盒上看到“吸菸有害健康”的字樣,但是匆匆掃過之後不會有更多的啟發,這種反對吸菸的宣傳不會有任何作用。很多人以為吸菸者的自制力不強,但其實大多數吸菸者都具有堅強意志,他們承擔較大的責任和生活壓力,想透過吸菸來放鬆自己。還有另一部分人,想要透過吸菸來打發無聊時光,可以說這兩種人都走入了誤區。
吸菸能釋放壓力?當然不能,隨著吸菸者的煙癮逐漸加深,對吸菸者意志的荼毒也更加嚴重。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時刻擔心兜裡的香菸數量,尼古丁會籠罩出一種緊張感,吸菸者逐步喪失了自信和勇氣,與此同時,健康也每況愈下。
吸菸是因為無聊嗎?我們可以想象到這樣一個情境,一個人疲倦的午後躺在椅子上,嘴裡叼著一根菸,房間裡煙霧繚繞,彷彿“仙境”一般。是因為無聊而吸菸嗎?不,吸菸是無聊的間接原因之一。尼古丁會引發嗜睡感,讓吸菸者遠離需要付出精力的勞動,沉迷於無所事事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戒菸如此之難呢?究其根本,是恐懼!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吧。吸菸者恐懼戒菸過程的漫長與痛苦,不敢走出自己給自己創造的舒適區,害怕無法安然面對生活的挑戰,害怕戒菸會對性情產生影響。當然,最終還是害怕戒菸無法成功,只能一輩子做煙癮的奴隸,無法得到解脫。
那麼,卡爾是如何成功戒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