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親愛小美美

    第一 因為相處時間少.孩子會覺得缺少父母的疼愛,會覺得孤單/寂寞.第二 孩子的性格形成,大部分是在年紀較小的時候養成的.如果這時候是爺爺奶奶輩帶大.老人家因為各方面的因素,給孩子的影響更多的是他們那一代的價值/審美/世界觀.一方面可能是好的,比如勤儉/節約等品質的培養,但是也可能是相對落伍的小氣/不是非常愛乾淨等習氣的養成.第三 家庭成員單一,家庭氛圍不夠好.會影響孩子的心智方面的發育.第四 長時間不在一起,有些事情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和指點.長大後或許可能會發生埋怨甚至更重的情緒.第五 一方面可能會造就孩子更加堅強和獨立的品質,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人性沒人管教缺乏教養的局面.總之個人人為,父母與孩子,天倫之樂是人之常情,這是一種珍貴而且值得捨棄其他一些東西去擁有的感情與快樂.請對自己和孩子更多一點負責,儘可能多陪伴.

  • 2 # 上鎖的QQ

    人的心理發展是個很重要的過程,且是不可逆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伴隨人從幼兒到老年的整個過程。

    幼兒期的孩子處於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家庭和外在環境會對孩子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影響。且每一個過程的缺失陪伴都是不可更改的,幼時陪伴心理塑造的缺失,將會有諸多表現。

    1.缺乏安全感

    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表現為內向,膽小,被動,性格孤僻,承受挫折能力差,甚至自閉。

    2.對家庭責任和愛的缺失

    這類孩子是缺愛的,他們無法理解父母不在身邊的原因,渴望愛,忽略孩子的心理成長髮育,孩子表面沒有異常,心理上受到了傷害,缺愛的孩子更容易青春期出現叛逆,早戀。

    3.於父母關係僵化,難以溝通

    孩子對於父母陌生,沒有親緣感覺,隨著年齡增長,發展為不願意同父母溝通,於父母產生隔閡。甚至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變化,責備,比較,會使的孩子越發自卑,缺乏自信心。不善於人交流。

    父母在孩子成長期的陪伴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孩子的表現不應當首先批評,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引導孩子更好的成長,在確實異地影響的情況下,可經常和孩子影片,關心孩子情況,並注重家裡老人對於孩子隔輩教育的情況。引導孩子交流,有助於孩子正確心理的發展。

  • 3 # 家長裡短故事會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缺少安全感,是留守兒童留下心理問題裡面最大的心理隱患。

    兒童對父母的依戀是親子關係的特點決定的,從父母那裡孩子可以獲得一種安全感,這是親子關係穩固的標誌,也是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條件。母親離開,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導致兒童情感上的危機,並將在其後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鬱或焦慮形式表現出來,而這些抑鬱焦慮與當前的生活壓力無關。因此兒童早期生活中與父母依戀聯結的形成與否會影響整個人生。諸多有關留守兒童的研究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檢出率明顯高於非留守兒童,與他們因其依戀關係遭到破壞,缺少安全感不無關係。

    缺少模仿物件,影響正確的社會認知。長期與父母分離的兒童儘管可以利用電話、影片等現代通訊手段與父母交流,儘管有祖輩或其他親屬一起生活,但是沒有同父母在家庭中的長期相處,對家庭生活和親子交往的感受往往是殘缺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正確的社會認知。

    缺少積極的情感互動,導致人格異化。留守兒童與父母雙親或一方在很大程度上割斷了直接聯絡紐帶,沒有父母與子女共同營造的親密的家庭環境,孩子很容易孤獨、自卑、冷漠、甚至自暴自棄,對父母由依戀到思念,由抱怨到怨恨,久而久之其人格發展就會扭曲,個人生命的健康和幸福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缺少心理支援和道德規範,易產生越軌行為。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的現實是,父母難以直接瞭解孩子的心理動態,對孩子的喜怒哀樂沒有即時觀察,無法及時提供心理支援,對孩子的品行問題也難予以矯正。正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心理支援和道德規範欠缺,成為孩子產生越軌行為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呈明顯上升趨勢就是有力證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臉上的紅點點一直不好,急死我了,有沒有寶媽也有這情況的,怎麼辦?我感覺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會癢,她一直用手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