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詞書院
-
2 # 六甲番人
首先,要糾正這個問題的說法:
1、古代沒有普通話?普通話是1955年規定成為國家通用語言的,古代當然沒有普通話,但根據題意理解,說的應該是古代沒有通用語言,其實這是不對的,在普通話之前通用語言是“國語”,再之前是各朝代的“官話”和“雅言”,也就是說,至少自夏朝開始,以國家名義都有規定標準音。
2、古詩詞押韻:根據題意理解,似乎說的是當代詩詞押韻是依據普通話,這也是不對的,自古以來,古詩詞創作都是依據韻書。
韻書與同時期的官方通用語言相關,但不完全一致,比如清代詩詞創作,主要依照《平水韻》、《詞林正韻》等韻書,但這些韻書卻與清朝官話相差甚遠,清雍正以後,北京官話成為清政府推廣的官方語言,而北京官話沒有入聲,但清朝的詩人們寫詩填詞卻依舊保留入聲,比如納蘭容若,他是清朝代表詞人,他有一首代表詞作叫《憶秦娥·長飄泊》:
長飄泊,多愁多病心情惡。心情惡。模糊一片,強分哀樂。 擬將歡笑排離索,鏡中無奈顏非昨。顏非昨。才華尚淺,因何福薄。這首詞用韻依照《詞林正韻》是第十六部“覺藥”入聲韻,依照《平水韻》則是入聲十藥,其中“泊”、“昨”、“薄”按北京官話是平聲,很明顯納蘭容若並非依據官話來填詞。
至於當代古詩詞創作,大部分人也是依照《平水韻》和《詞林正韻》,極少人運用《中華新韻》,而即便是《中華新韻》中的韻母,與普通話的韻母也並不完全相同,《中華新韻》用韻更寬,只有十四韻,比如“十二齊”,就包括漢語拼音的“ i ,er ,ü”。
綜上所述,古代詩詞寫作都是依照韻書而不是當時官話來判斷押韻的,今人也不例外。
詩詞創作依的是中古音韻。而音韻學上的中古音,其起始是以隋朝陸法言等人編著的《切韻》作為標誌。所以,又有人將中古音系稱為《切韻》音系。
我一直覺得,《切韻》是部了不起的韻書,其很能體現編者的智慧,儘管此書已佚,但我們從清人陳澧所著的《切韻考》和陸續出土的一些殘卷仍可窺視。特別是發現《切韻序》,其講述了編《切韻》的起因。原文太長,加上文言文也不好讀,就不附錄了,僅譯錄部分與題目相關的文字。
在開皇初年的某一日,劉臻等八人一起在陸法言家作客。酒過數巡後,便討論起作詩的音韻。說到前代和當代音調的不同。並說到了當時的各種韻書如呂靜的《韻集》,李季節的《音譜》,杜臺卿《韻略》、夏侯泳的《韻略》,陽休之的《韻略》,周思言的《音韻》的不同和相互矛盾之處。其後也說到了各地口音的不同,如南方音偏清淺,北方音有很多重音濁音,西北地區把去聲讀為入聲,西南地區將平聲讀作去聲等等。
唐初時,因《切韻》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被指定為官韻。又因為發現隋、唐之間的語音已產生了變化,稍後又在《切韻》的基礎上,對一些韻部作了修正,也對一些變得不押韻的漢字進行了重新擬音,編制出《唐韻》。到宋代又因同一原因,採用同一方式編出《廣韻》和在宋末編出《平水韻》,這些韻書都是與《切韻》一脈相承,同屬《切韻》音系。
事實上,今人所用的《平水韻》,也是清代重新修訂的版本。宋代的《平水韻》有107個韻部,清代《佩文韻府》版的《平水韻》為106個韻部。
最後發兩句牢騷。本來今人編韻書,可依照以上歷代的韻書編制方式,傳承《切韻》音系,在《平水韻》的基礎上,根據今人讀音,重新修訂一些韻部(如一東、二冬合併),再為一些已變得不押韻的韻字重新擬音,便可編出適應今人的韻書。這樣既傳承了傳統文化,解決了唐宋詩詞的朗讀問題,又解決了今人創作的用韻問題。
但不知何因,當代的新韻的編制者,要推翻傳統,另起爐灶。既不能解決傳統詩詞的朗讀問題,又不能解決當下詩詞創作者的困惑。新韻都推廣幾十年了,當代詩壇採用新韻的還不到10%,名家更是無一人採用。為什麼編者就不能反思一下,還繼續搞了個《中華通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