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手術後醫生告訴患者手術成功,腫瘤切除很乾淨,但不久又復發甚至是擴散,你明白為何嗎

10
回覆列表
  • 1 # 齊冬梅院長

    大部分腫瘤患者在去醫院接受診斷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利用手術的方式切除腫瘤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屬就會認為手術後腫瘤就被徹底切除,所以當術後發生復發甚至是向遠處擴散的情況時,就會產生類似您的這種困惑。接下來我給您解釋一下原因。

    1、首先是病情的不同

    不同型別的腫瘤治療效果不同,像肝癌,胰腺癌這些比較凶險的癌症腫瘤,它們發展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不容易被察覺,等到檢測出是腫瘤的時候,一般是手術難以徹底切除乾淨的時期。就算是手術切除了,短時間內復發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

    腫瘤發展的時期也會影響,如果腫瘤被檢測出來的時候尚且處於早期,那麼手術徹底切除的概率就非常大,術後復發的可能性就很低。但是如果是中晚期,腫瘤可能已經發生了擴散,手術只能切除大部分的腫瘤,還是會有所殘留的 ,所以手術後會復發。

    2、其次是形成的原因

    腫瘤得到形成原因有很多種,總的來說分為兩大類,內因和外因。外因就是受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對身體造成傷害,長期的積累導致腫瘤的發生。因此手術可以切除腫瘤,治療之後如果改變這種不良的習慣或者是環境,就不會復發轉移了。但是還是會有一部分人無法改變。內因就是遺傳因素、身體素質等,這些是手術無法改變的,即使手術切除之後,體內的細胞是無法改變的,仍然存在復發的風險,這是無法人為控制的。

    3、然後是治療的情況

    腫瘤治療首先都會建議手術切除,但是切除的方式不同,有一些是可以整體切除的,但是有一些腫瘤在生長的過程中會發生壓迫神經等情況,不能夠隨便切除,這樣會影響身體的其他器官,醫生為了患者著想,不會全部切除,這就給以後的復發埋下了一顆隱形炸彈。

    手術後的治療也是關鍵,要結合放化療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綜合治療,放化療的效果不好,之後也會復發

    總結

    由上面這些可以看出來,造成手術後復發甚至轉移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有一些是可以進行改變的,腫瘤的治療不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手術後還可以綜合中醫治療的方式進行患者的康復。中醫的三位一體療法和經穴埋植術都是採用中醫全身治療的理念,對患者的身體進行調節,提高免疫力,減少復發的情況。

  • 2 # 腫瘤科醫生聊腫瘤

    1. 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性:不同惡性腫瘤有各自的特點,有的雖然是惡性但又相對溫和,通常稱為低度惡性,手術切除後很少復發或轉移;而有的生長迅速,侵襲很強,較易轉移,稱為高度惡性,手術後容易復發。

    通常癌細胞分化程度高則惡性程度低,相反,分化程度低的則惡性程度高。惡性程度高的癌細胞一般對放化療敏感,但易復發轉移。惡性程度低的癌細胞對放化療不大敏感,但手術後不易復發和轉移。因此,對於惡性程度高的腫瘤,即使手術切除,依然還會容易發生復發和轉移。

    2. 手術前轉移情況:術前對患者病程全面評估是很重要的,避免不規範的醫療決策。術前已有微小轉移灶,或暫時醫療技術尚無法查出,即使原發灶手術切得再幹淨,也免不了轉移,往往會被患方認為手術不成功。

    3. 手術徹底與否:當腫瘤過大,伴淋巴結轉移的,且與週週組織、臟器粘連,又要兼顧鄰近臟器的功能或者患者術後恢復,手術範圍可能不夠廣泛,導致手術不徹底。

    再者,根治手術大多是把看得見的癌灶切除,但微小癌灶是看不見的,腫瘤範圍是不確切的,只能通過術後手術切緣病理來了解手術切除徹底與否。本身手術過程也會導致癌細胞擴散。這些都是患者日後復發的重要因素。

    4. 術前或術後綜合治療:除了手術,綜合治療包括化療、放療、靶向藥治療、免疫治療、腫瘤熱療等。臨床上根據不同腫瘤,不同分期,選不同的綜合治療方法,且先後順序也有所不同。

    術前新輔助治療,目的是降低腫瘤負荷,控制腫瘤遠處擴散,爭取保護手術鄰近功能器官;腫瘤好比如一顆大樹,樹幹被手術清走,而那些細小的樹根只能靠術後輔助治療除掉。所以,倘若忽視術前或術後綜合治療,那復發和轉移也難以避免的。

    5. 患者身體狀況:經過手術、放療、化療等正規治療後,患者體內絕大多數敏感的癌細胞已被殲滅,但仍然還有少數放療抵抗或耐化療藥或靶向藥的癌細胞在潛伏中。一旦機體免疫力或在其他誘因下,這些隱匿的癌細胞又容易“死灰復燃”,造成復發或遠處轉移。

  • 3 # 劉永毅醫生

    手術室外的談話間,醫生向家屬告知術中情況,大多會說腫瘤切得很徹底、很乾淨,聽到醫生這麼說,大家心裡也會得到暫時的慰藉,以為“徹底”“乾淨”就不會復發,至少不會短時間內復發,然而一些病人術後又復發、甚至遠處轉移,為什麼呢?其實復發包括區域性、區域復發以及遠處轉移。

    分期也是影響復發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癌症手術或許能“連窩端”,但是中期、晚期癌症手術能切“乾淨”嗎?癌細胞可能已經發生了遠處轉移,只是現在的檢查手段發現不了而已。

    影響癌症復發的疾病因素還有組織分級、基因分型、腫瘤脈管侵犯等。影響每個病人的主要因素也不可能全一樣,比如腸癌的微衛星不穩定性對預後的影響有可能超過分期。

    癌症治療已不是簡單地“一切了之”,大多需要個體化綜合治療,包括術前、術後的輔助治療。比如中低位直腸癌進展期,直接手術效果多不如新輔助放化療後再手術,也是推薦的標準治療方案。

    術後化療是出問題最多的地方,大多癌症Ⅱ期、Ⅲ期術後要做輔助化療,以肅清殘餘癌細胞勢力,不論出於哪種原因,術後未能規範治療的人不在少數。有乳腺癌基因分型也不錯,術後拒絕放化療,連內分泌治療也拒絕,不到4年就腰椎骨轉移、截癱臥床,按說不應該啊!

    04、病人的一般狀況

    癌症復發也受病人免疫力的影響,病人經過手術、放化療的創傷,一般來說癌症病人的免疫力大多要低一些,體力狀況越差復發的可能性越大。還有臟器功能、年齡、性別等情況也會影響復發。

  • 4 # 茶飲居

    給你舉個例子就明白了,一個好蘋果,放一個月不會壞,會看到蘋果萎縮。

    如果你用手術刀在蘋果上劃一下,這個蘋果一週就會壞掉

    腫瘤不可能百分之百切除掉

    如果手術刀碰到腫瘤,可能會癌細胞和血液一起又流到身體裡

    這樣復發的可能性有的

  • 5 # 傳家妙術

    腫瘤手術切除後又復發,甚至是遠處擴散,注意我不用轉移而用擴散,就是腫瘤的本質,這是大家都不明白的腫瘤,也正是因為腫瘤的本質,才出現復發,或擴散。

    人常生活中類似的情況有,挖紅薯,農民挖完紅薯後不久,地裡又長出新的紅薯苗,再結紅薯,但有些是結在原來的位置,有些結在相對遠的位置。

    腫瘤就是如此。

  • 6 # 李教授說腫瘤防治

    腫瘤有三個病灶:除了腫瘤的原發病灶外,還有衛星灶(跳躍灶)和遠道的亞臨床灶,只做手術切除而沒有控制這兩個病灶,可能會有復發擴散的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素媛》的真實事件後來改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