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談
-
2 # 老頭劉
是石狗,不是石敢!雷州石狗是在雷州社會歷史與地域自然條件下,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產物,帶有濃重的民間民俗信仰色彩。它以圖騰崇拜、雷神、雷祖信仰為文化底蘊,受楚漢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風水堪輿術的深刻影響,有“呈祥報喜”、“守護神靈”、“司儀寵物”等多樣、複雜、廣泛的用途。雷州半島是世界兩大著名雷區之一,也是“天下雷王”故里。
於是,雷神崇拜成為雷州先民的民俗風尚。同時又由於古雷州是古越族俚、獠、傜、僮、苗、黎人聚居之地,百越部族都有各自的崇拜圖騰。俚人以狸(野貓),僮、苗人以貓為圖騰,傜人先以盤瓠為圖騰,後又以犬為圖騰。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變遷,百越人不斷雜居相處,他們在雷州特殊的自然條件與多樣的社會民族民俗文化的相互影響作用下,對各自原先的圖騰崇拜經歷了保留、演繹與融合的過程。古越人、俚人、獠人對雷神的崇拜與傜人、僮人對狗圖騰的崇拜,逐漸成了雷州百越族先民們在生產生活中所認同共識的圖騰,狗圖騰崇拜自然成了雷州石狗文化的源流。
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民俗文化的融合,雷州石狗也在不斷增加新的內涵。源於南朝陳太建年間(569—582)“九耳神狗”的傳說,將雷神或雷祖陳文玉的誕降與狗耳呈祥報喜緊密相連,這無疑為雷州石狗文化的廣泛性奠定了基礎。傳說南朝陳太建年間,雷州一名叫陳的獵戶,無子,養有一隻有九個耳朵的異犬,耳有靈機,每出獵,卜其犬耳,一耳動則獲一獸,獲獸多寡與犬耳動之數相應。一天,犬的九耳齊動,陳氏以為今天必大有收穫,狩獵時,九耳犬圍著一叢林荊棘之地汪汪叫,陳氏驚奇,伐木,得一巨卵,帶回家後,雷雨暴作,卵開出一男子,左右手上各寫“雷”、“州”二字。鄉人們以為是雷種,神之。陳氏將其取名為陳文玉,後陳文玉為雷州刺史,死後被雷州百姓奉祀為雷神或雷祖。狗能呈祥報喜得貴子,實際上反映了雷州先民祈禱繁衍生息發展的願望,即生殖崇拜。因狗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又有“報喜得貴子”的靈氣,故而雷州石狗中也出現了雕刻碩大生殖器的石狗,作為祈禱賜福繁衍發展的靈物。
唐五代至宋元時期,不少中原漢人、閩南人為躲避戰亂,南遷嶺海至雷州,他們帶來的民族宗教與雷州的民俗宗教文化相融合,使雷州的文化逐漸多元化。宗教色彩更加濃厚,特別是受到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風水堪輿術的影響。如“敕令石敢當”、“八卦圖”、“招財進寶”、“皇”、“泰山石敢當”等道教驅邪鎮魔之符法,與雷州石狗呈祥報喜的民俗作用相結合,石狗逐步演變為守護神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文化民俗內涵。石狗原先只被安置在門口或宗廟寺觀前,逐漸發展至安置在村口、路邊、巷頭,以守山坡、江河、墳地等。凡是人們覺得有兇象的地方,都安置石狗以鎮壓。有些在造型藝術上受到佛教文化影響,摻雜了獅子造型的石狗,也同樣有這樣的作用。石狗所安放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社會民俗的作用也不同。
古雷州雖屬南荒徼服,但很早就已通聲教。雷州石狗雖然是驅邪鎮魔的守護神靈,卻很少有凶神惡煞的形象,多笑容可掬,這無疑也是雷州人崇尚德禮的文化底蘊的表現。
雷州石狗產生的文化背景複雜多樣,內涵豐富,用途廣泛,以上簡略地闡述了雷州石狗產生的主要文化背景與用途。除此外,還有受道教天人感應學說影響而作為求雨靈物的石狗,也有因偷食被人打掉牙或腿的石狗,還有認為石狗有靈性,見到姑娘就拎尾巴,人們忌其淫,便打損調戲婦女的石狗的生殖器,更有新娘出嫁時在石狗身上灑石灰水的習俗……,限於篇幅,不一一細述。這是我百度的!雖然我也是雷州人,門口也有兩尊石狗,但石狗文化我也不懂!
回覆列表
轉化來說就是石狗文化,因為有傳說,雷州神,陳文玉也是從石頭中生出來的,具體還有那些因素,讓雷州人崇尚石狗,我還沒有很好的研究,只知道我們的廟都有石狗公,是雷州人民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