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謎影人

    好的導演和畫家一樣,需要顧及影片的形狀、色彩、線條、質感。在過去,導演們追求電影影象的平衡、和諧和均勻,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就像我們走路時也會尋求平衡。

    像上面這一幕經典的老《蜘蛛俠》三部曲中彼得.帕克與瑪麗.簡接吻,鏡頭不僅左右均勻,上下也佔了同樣的佈局。這一幕定格堪稱藝術品,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有著近乎完美的美感。

    到了現在,很多個性張揚的導演不再循規蹈矩,反而刻意製造不平衡的畫面來追求戲劇效果。比如說,電影中有偏執的角色或事件時,導演便會故意違反和諧的構圖。又比如一副全景中,傳統的做法會把最重要的角色放在畫面中央,但有個性的導演則可能把角色放在角落。

    其實,我們的眼睛非常敏感,也許你難以相信,事實上一般人都可以同時注意到七八種畫面上的不同因素。影片會用對比最強的區域來講述最重要的事情。在黑白片時代,導演常用光線對比來指引觀眾,對比強的地方會吸引觀眾的目光。比如,如果導演希望觀眾先看到的演員的手而不是臉的話,手部的燈光就會比臉部還強烈。下面這部科幻片的鼻祖《月球旅行記》,你第一眼注意的是哪裡呢?

    是不是上面處在黑幕中的人物和星球?這裡就是導演喬治.梅里埃故意為之的,因為上面黑白形成強烈的對比,而下面主要都是白色,令人第一眼難以辨別,也就不會注意。

    我們看電影,用眼睛去看顯然是最重要的。然而有時候,導演也會放大所謂的內在趣味。內在趣味指的是,讓某些在影片中很重要的東西,在視覺上的顯眼度降低。有些小物件,在畫面上所佔的比例不大,但我們知道它在影片中很重要,這種做法的好處是,令觀眾無意中增加思考量,看完電影后回味影片的機率大大的提高了。《銀河護衛隊》中星爵養父勇度的這支哨箭,相信令大家印象深刻,其實這支哨箭幾乎沒有給過特寫,但只要它一出現,總能吸引觀眾的目光。

    前面提到,人眼可以同時注意到七八種因素,導演往往會放大其中一種,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有時,畫面中的多種因素也會被均勻分佈,這很容易令觀眾的注意力分散,一些導演(譬如小時代、爵跡等史詩級鉅作的製造者郭小四)之所以拍出來的都是爛片,就是因為不注重畫面因素的分配。也有些優秀的導演,會故意利用這點對觀眾造成困擾,來營造想要的效果——抽離感、陌生感、驚悚感等等。

    上面這個鏡頭中,所有構圖元素都有助於“受困”的概念。主角在此剛得知女兒屍體在森林中尋獲,瘋狂的向遺體衝去。他被兩排警察團團圍住,他們抓住他不讓他破壞屍體的證據。這場動作戲構圖非常緊湊,攝影機機位稍微拉高,強化被困之惑,這個畫面可以說主角已經“死路一條”。

    構圖還有一些獨特的小技巧,比如畫面的上半部感覺永遠比下半部重。對摩天大樓、柱子略略仰角拍攝,使上端顯得稍小,就會增強畫面的和諧感,降低壓迫感。反之,如果想增強壓迫感,可以使畫面中地平線的位置高於我們平時看到的樣子,這樣就會令觀眾感到,整個螢幕都在向他撲過來,下面滅霸召喚小行星攻擊鋼鐵俠的這一幕就是如此。

    線條也是非常有用的一種手段,水平線上觀眾通常會從左往右看,垂直線會從上往下看。水平/豎直的線條看起來穩定,斜線或歪線卻像“脈動”了一樣”,使角色顯得浮躁不安。雙邊對稱的結構強調平行——如果每兩個鏡頭就會呈現一定的對稱關係更強調這種平衡關係。三角結構則強調三個主元素之間的三角關係。圓形則暗示安定、封閉和女性特質。在一些絕佳的電影中,這些構圖設計理念還會與影片的主題相結合。

    像上面的《駭客帝國》和下面的《2001:太空漫遊》,都是典型的科幻哲學電影,可以注意其構圖的嚴謹性——追求極致的平衡,畫面對比強烈,上圖中我們第一眼注意力都會放到兩個主角身上,正如下圖第一眼也會看到宇航員。這之後,我們會注意到整個畫面的空曠感、隔離感,而這也是這兩部科幻片主題的一部分。

    下一次看電影的時候,不妨稍微留意一下這些細節,也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快樂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的妻子總想約我出去坐會,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