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我不知道風

    戲曲藝術現在一般來說,被接入梅蘭芳表演體系。這個體系具備三個特點,塑造戲曲角色,也通常圍繞這三點進行。一、寫意的表現方法。寫意的方法,實質就是虛擬的方法。寫意是中國古代藝術和美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命題。它在戲曲藝術中的體現,主要是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以動作虛擬,佈景虛擬,造成一個與實際生活面目相去甚遠,但卻富有意境美的舞臺藝術世界。

    二、程式化的表現方法。戲曲表演把經過體驗的人物形象,透過程式化的表現方法再體現出來。它的體現不是話劇藝術那種摹仿的方式,而是一種象徵性的表現方式。

    三、以演員為中心。戲曲雖然是綜合藝術,但要以演員為中心來綜合。一方面戲曲藝術“戲隨人走,景隨人遷”,演員地位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程式化的、寫意的戲曲表演藝術,有突出的形式美,有很強的觀賞性,音樂唱腔對觀眾十分重要,具有相對的藝術獨立性。所以,戲曲藝術是以演員為中心的綜合藝術。

  • 2 # 梨園一梅劉小梅

    常有這樣的現象:有的戲曲演員從練基本功之際就學就了一折或一種型別的戲,也具有一定高度,但換成演別的角色或別的型別的戲就傻眼了。一生只演一折戲的現象屢見不鮮。演這個戲不知怎麼就成了,但演那個戲不知怎麼又砸了?同樣一折戲今天演來順手,明天演來又覺彆扭。問題在哪裡?我覺得可能就在於沒有掌握科學、正確的表演和塑造人物的方法,也就是沒有真正理解和學會“怎樣演戲”。我想針對這種現象結合自己的導、表演經驗,試著以一部劇目排練流程為依託",總結幾點操作性較強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一、初讀劇本,走進劇情,領會作者意圖

    不少基層戲曲演員都有接到新劇本先不怎麼看整體劇情、人物關係等,而是先把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臺詞用筆畫出來。甚至有的不太重要的角色自己的臺詞都背下來了,但還不瞭解劇情是什麼,更談不上了解劇情的重點在哪裡,應該思考些什麼。我認為該問題的出現皆與讀劇本的方法不當有關,而相對有效可行的讀劇本方法可分為“四步走”。

    第一步,只當讀者。

    第二步,用戲劇眼光讀。

    第三步,用角色眼光讀。

    第四步,應放在導演闡述之後完成。

    二、領會導演意圖,統一演劇思想

    通常在排練之前演員思考得最多的問題,是我該怎樣演這個人物,很少也無暇從宏觀角

    度思考未來整個演劇的總體形式、風格甚至演劇重點。戲劇演出是綜合藝術,音、美、燈、服、道、效、化等各部門協同合作,其總體設計者和聯絡人就是導演。那麼演員在瞭解劇作家思想和劇情的前提下,就要在導演對未來演劇的整體設計的構思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去思考怎麼樣塑造角色,以免十八娃亂當家,出瞎力走彎路。

    三、復讀劇本,理性認識角色

    這也是讀劇本的第四步。透過以上幾個環節對作者、導演思想的領會,就要重讀劇本,理性分析和認識角色。其可操作的方法就是解讀和設計角色的前史及劇情內外的社會背景,寫角色自傳。這一環節很多戲曲演員不以為然,認為沒有必要,恰恰是最大的誤區,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戲曲演員塑造角色的屏障。就如同交朋友一樣,你對這個人的身世、來歷、社會關係、歷史背景甚至個性、愛好、特長、優缺點等皆無瞭解,這個朋友敢交嗎?運用到塑造角色中,交舞臺上、劇情中的“朋友”道理亦是如此。

    四、學唱

    怎樣學?我認為學唱也應糾正一拿到曲譜就學的方法,更要糾正像讀劇本只看自己臺詞一樣,只顧學自己的唱腔,而全然不顧對整體音樂語言、氣氛的把握。同時最好是放在導演闡述之後學,儘量少走彎路,有針對性。

  • 3 # 顧盼雙寧

    戲曲表演有一套程式化的基本功。所謂十年磨一功是說基本功的重要。但基礎打牢後,如何揣摩人物,使自身與人物融合為一體才是表演藝術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古今表演大師無數次的驗證了這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盈瑩能頂起十二號球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