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中國社會有“士農工商”階層的劃分,“隱士”就士這個階層的知識分子,他們處於各種原因不出仕做官,選擇隱居起來,也有後來出仕做官的隱士。歷史上著名的列子、莊子、鬼谷子、黃石公、水鏡先生等人終身沒有出仕做官,但是他們的弟子卻是名揚天下。秦漢時期也有不少的隱士,見諸於史書,著名的隱士有五位。(黃石公劇照)
黃石公是東海下邳人,為了躲避秦朝的戰火選擇隱居起來。當時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失敗的張良也隱匿在下邳,黃石公三試張良將自己的《太公兵法》、《素問》、《黃石公三略》傳給了張良。《太公兵法》為姜子牙所做兵法,後世未能留存。但是《黃石公三略》(又稱《三略》)被儲存了下來,並且於宋朝時期被編入《武經七書》,是武家必讀的專業書籍。
這本書側重以政治方面入手治理國家和用兵之道,雖然簡練,但是讓讀者有更多的空間進行參悟,看讀書者個人的悟性。
此外,黃石公的著作還有《雕刻天書》,是專門研習雕刻技術的工具書。黃石公將這本書傳給了弟子宋天昊、楊藝源。因為這是謀生的一門手藝,他二人又都是曲陽人(現在河北保定曲陽縣),將雕刻這一門手藝一直在曲陽傳承,直到現在,曲陽雕刻的年產值達到幾十億到100億之間。黃石公的留下的東西都傳承了下來。
“商山四郜”應該是秦始皇時期的70多個博士中的四位,曾經協助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推行郡縣制等做了參謀型別的工作,他們分別是東園公、夏黃公、綺裡季、甪里先生。(劉邦雕像)
他們的主要事蹟,可以用三國時期曹植的仿照《詩經》做的《商山四郜贊》來概括:
嗟爾四皓,避秦隱形。劉項之爭,養志弗營。不應朝聘,保節全貞。應命太子,漢嗣以寧。
他們對秦始皇“焚書坑儒”(坑的是術士)不滿,隱居商洛山中;在劉邦和項羽爭霸時期“養志弗營”;劉邦建立漢朝時,不接受劉邦的邀請,那是因為他們是秦朝的臣子;幫助漢惠帝劉盈穩固太子地位,使得漢朝國祚安寧下來,立此大功後,四人又隱居起來,不受朝廷的高官厚祿。(商山四郜跟隨太子劉盈拜見劉邦圖)
劉邦想廢掉呂后的兒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呂后求救於張良,張良出的主意,將商山四郜請了來,劉邦見到太子劉盈跟隨的四人後大驚失色,從此斷絕了“廢長立幼”的念頭。
商山四郜信奉的是黃老之學,漢朝初建,百廢待興,黃老之學正適合漢朝當時的國情,因此漢朝初期是以黃老之學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的。商山四郜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向世人詮釋了什麼是高尚的情操:居功不自傲、功成身退、憂國憂民、倡導清廉。這種精神被後來的文人和統治者所推崇,他們沒有留下多少著作,他們傳承的是一種精神。
這種精神被後人所尊崇,在商山四郜的墓周圍歷朝歷代都有碑刻樹立,有近百碑刻,祭祀的寺廟有幾十座等等,歌頌商山四郜的詩詞也有數百首,可以想見商山四郜的精神影響力之大。
尤其是在唐代,很多著名詩人都有商山四郜的詩作,比如劉禹錫、張九齡、李商隱、孟浩然、李白、杜甫、王維等都有大量詩作流於後世。
商山四郜留下不多的著作,有一首《採芝操》流傳後世,是以《詩經》的形式寫的。
這是描寫隱居生活的詩句,慨嘆世間生活的變遷,堯舜的時代都過去,他們的何處可以安身!
戰國時期,中國社會有“士農工商”階層的劃分,“隱士”就士這個階層的知識分子,他們處於各種原因不出仕做官,選擇隱居起來,也有後來出仕做官的隱士。歷史上著名的列子、莊子、鬼谷子、黃石公、水鏡先生等人終身沒有出仕做官,但是他們的弟子卻是名揚天下。秦漢時期也有不少的隱士,見諸於史書,著名的隱士有五位。(黃石公劇照)
隱士——黃石公。黃石公是東海下邳人,為了躲避秦朝的戰火選擇隱居起來。當時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失敗的張良也隱匿在下邳,黃石公三試張良將自己的《太公兵法》、《素問》、《黃石公三略》傳給了張良。《太公兵法》為姜子牙所做兵法,後世未能留存。但是《黃石公三略》(又稱《三略》)被儲存了下來,並且於宋朝時期被編入《武經七書》,是武家必讀的專業書籍。
這本書側重以政治方面入手治理國家和用兵之道,雖然簡練,但是讓讀者有更多的空間進行參悟,看讀書者個人的悟性。
此外,黃石公的著作還有《雕刻天書》,是專門研習雕刻技術的工具書。黃石公將這本書傳給了弟子宋天昊、楊藝源。因為這是謀生的一門手藝,他二人又都是曲陽人(現在河北保定曲陽縣),將雕刻這一門手藝一直在曲陽傳承,直到現在,曲陽雕刻的年產值達到幾十億到100億之間。黃石公的留下的東西都傳承了下來。
隱士——商山四郜。“商山四郜”應該是秦始皇時期的70多個博士中的四位,曾經協助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推行郡縣制等做了參謀型別的工作,他們分別是東園公、夏黃公、綺裡季、甪里先生。(劉邦雕像)
他們的主要事蹟,可以用三國時期曹植的仿照《詩經》做的《商山四郜贊》來概括:
嗟爾四皓,避秦隱形。劉項之爭,養志弗營。不應朝聘,保節全貞。應命太子,漢嗣以寧。
他們對秦始皇“焚書坑儒”(坑的是術士)不滿,隱居商洛山中;在劉邦和項羽爭霸時期“養志弗營”;劉邦建立漢朝時,不接受劉邦的邀請,那是因為他們是秦朝的臣子;幫助漢惠帝劉盈穩固太子地位,使得漢朝國祚安寧下來,立此大功後,四人又隱居起來,不受朝廷的高官厚祿。(商山四郜跟隨太子劉盈拜見劉邦圖)
劉邦想廢掉呂后的兒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呂后求救於張良,張良出的主意,將商山四郜請了來,劉邦見到太子劉盈跟隨的四人後大驚失色,從此斷絕了“廢長立幼”的念頭。
商山四郜信奉的是黃老之學,漢朝初建,百廢待興,黃老之學正適合漢朝當時的國情,因此漢朝初期是以黃老之學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的。商山四郜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向世人詮釋了什麼是高尚的情操:居功不自傲、功成身退、憂國憂民、倡導清廉。這種精神被後來的文人和統治者所推崇,他們沒有留下多少著作,他們傳承的是一種精神。
這種精神被後人所尊崇,在商山四郜的墓周圍歷朝歷代都有碑刻樹立,有近百碑刻,祭祀的寺廟有幾十座等等,歌頌商山四郜的詩詞也有數百首,可以想見商山四郜的精神影響力之大。
尤其是在唐代,很多著名詩人都有商山四郜的詩作,比如劉禹錫、張九齡、李商隱、孟浩然、李白、杜甫、王維等都有大量詩作流於後世。
商山四郜留下不多的著作,有一首《採芝操》流傳後世,是以《詩經》的形式寫的。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樹林莫莫,高山崔嵬。巖居穴處,以為幄茵。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唐虞往矣,吾當安歸?這是描寫隱居生活的詩句,慨嘆世間生活的變遷,堯舜的時代都過去,他們的何處可以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