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留戀紅樓
-
2 # danyboy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回答。
要是簡單回答的話,就會說:古代,孝的地位非常高,太高了,從皇帝到老百姓,沒有不重視孝的。等等。可是,這樣回答,等於沒說,因為很多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怎麼的高法?體現的哪些方面?孝和仁,和忠,哪個更高?等等,稍微問的深一點,這個問題就有難度了。
我呢,也只能簡單的勾勒一個輪廓,拋磚引玉吧。
一、孝的地位體現在:孝首先是政治,其次才是倫理很多人一提到孝,就會想到倫理道德,就會說:孝有什麼難以理解的?不就是孝順老人,孝敬長輩嗎?
這是不全面的。
孝,首先是政治,在《孝經》的開宗明義章中,第一講就說“先王有至德要道”。大家想一下,孝,為什麼要和“先王”扯上關係?孝,難道不是永恆的,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嗎?
東漢的鄭玄對此有著精妙的解答:先王,就是大禹。
因為大禹父子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也就是說,孝,是一種家天下才會有的價值。有人會問,舜對父親不也是很孝順嗎?屢次被暗害,也不在意。大家仔細想想,舜和後世說的孝,是不是一回事。按照鄭玄的意見,在大禹之前,即使有類似孝的行為,但並沒有作為一種政治倫理的孝的概念。
因此,孝,是一種在家天下的時代,用來維持上下級秩序的,包含了道德與政治的一整套的體系。
這就是為什麼《孝經》裡,對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士大夫之孝,都有著完全不同的做法。很多老百姓把孝等同於孝順父母和長輩,這也就是一般的庶人之孝,根本不知道孝也是有層次的。
以漢代為例,對孝的重視並不純粹是倫理上的重視,而是透過一系列制度來確保孝在國家政治中的地位。比如,漢代的皇帝的諡號前都有孝字,意思是以孝治天下。這種方式在後世許多王朝都保留了;再比如,漢代人才選拔的薦舉制,也包括了舉孝廉,這種到了後代雖然不再有,但後代卻保留了官員丁憂等制度。
上天當然沒幫他,王莽被推翻、殺死、分屍了。
但是,歷史學家就會注意到:為什麼王莽要向上天朗誦孝經呢?他是蠢嗎?
當然不是,在兩漢,流傳著許多關於《孝經》的神奇力量的傳說。在出現叛亂時誦讀孝經,據說真的能夠讓叛軍退兵;有的則傳說誦讀孝經可以祛病去害,等等。這些,在兩漢被深信不疑,雖然今天看起來是迷信。
在漢代,這種對孝的迷信,有時候也能救人。在《後漢書》裡記載,有此,一股叛軍抓住了一個少年,準備把他殺了當軍糧,後來發現他居然是一個孝子,叛軍就把他放了。
此外,關於孝的讖緯也到處都是,這種把孝賦予神學色彩,形成瀰漫國之上下的迷信風氣,倒也能夠孝在漢代的地位。
三、孝的地位還體現在:忠孝的糊塗賬我們今天熟悉了一種說法:忠孝兩全。似乎忠孝是分不開的。
但在儒家經學的詮釋中,忠是忠,孝是孝。孝,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之上的。一個人可以對國君忠,但談不上對國君孝。
這就是為什麼儒家認為,按照孝的理論,當一個人的父親做了錯事,兒子要三諫,父親不聽,兒子只能痛苦的大哭;
但是,當一個人的君主做了錯事,臣子也要三諫,君主如果不聽,臣子可以離開君主,另投明主。這就叫“君臣義合”。因為君臣關係不是血緣關係。
而在漫長的古代,各個朝代的統治者怎麼會允許儒家這麼去詮釋君臣關係呢?所以才會不遺餘力的,一代又一代的,最終把忠孝捆綁在一起,強調臣子對君主的絕對忠誠。
-
3 # 留戀紅樓
百善孝為先,你說地位如何?
無論在哪個朝代,孝道都是放在首位的,從古代的官制來講,無論你多的官,父母去世,守孝三年;如果風聞你缺失孝道,這都會成為政敵攻擊你的一個點;宋律裡有一點,因孝道犯罪,可以有一定的減免
-
4 # danyboy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回答。
要是簡單回答的話,就會說:古代,孝的地位非常高,太高了,從皇帝到老百姓,沒有不重視孝的。等等。可是,這樣回答,等於沒說,因為很多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怎麼的高法?體現的哪些方面?孝和仁,和忠,哪個更高?等等,稍微問的深一點,這個問題就有難度了。
我呢,也只能簡單的勾勒一個輪廓,拋磚引玉吧。
一、孝的地位體現在:孝首先是政治,其次才是倫理很多人一提到孝,就會想到倫理道德,就會說:孝有什麼難以理解的?不就是孝順老人,孝敬長輩嗎?
這是不全面的。
孝,首先是政治,在《孝經》的開宗明義章中,第一講就說“先王有至德要道”。大家想一下,孝,為什麼要和“先王”扯上關係?孝,難道不是永恆的,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嗎?
東漢的鄭玄對此有著精妙的解答:先王,就是大禹。
因為大禹父子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也就是說,孝,是一種家天下才會有的價值。有人會問,舜對父親不也是很孝順嗎?屢次被暗害,也不在意。大家仔細想想,舜和後世說的孝,是不是一回事。按照鄭玄的意見,在大禹之前,即使有類似孝的行為,但並沒有作為一種政治倫理的孝的概念。
因此,孝,是一種在家天下的時代,用來維持上下級秩序的,包含了道德與政治的一整套的體系。
這就是為什麼《孝經》裡,對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士大夫之孝,都有著完全不同的做法。很多老百姓把孝等同於孝順父母和長輩,這也就是一般的庶人之孝,根本不知道孝也是有層次的。
以漢代為例,對孝的重視並不純粹是倫理上的重視,而是透過一系列制度來確保孝在國家政治中的地位。比如,漢代的皇帝的諡號前都有孝字,意思是以孝治天下。這種方式在後世許多王朝都保留了;再比如,漢代人才選拔的薦舉制,也包括了舉孝廉,這種到了後代雖然不再有,但後代卻保留了官員丁憂等制度。
上天當然沒幫他,王莽被推翻、殺死、分屍了。
但是,歷史學家就會注意到:為什麼王莽要向上天朗誦孝經呢?他是蠢嗎?
當然不是,在兩漢,流傳著許多關於《孝經》的神奇力量的傳說。在出現叛亂時誦讀孝經,據說真的能夠讓叛軍退兵;有的則傳說誦讀孝經可以祛病去害,等等。這些,在兩漢被深信不疑,雖然今天看起來是迷信。
在漢代,這種對孝的迷信,有時候也能救人。在《後漢書》裡記載,有此,一股叛軍抓住了一個少年,準備把他殺了當軍糧,後來發現他居然是一個孝子,叛軍就把他放了。
此外,關於孝的讖緯也到處都是,這種把孝賦予神學色彩,形成瀰漫國之上下的迷信風氣,倒也能夠孝在漢代的地位。
三、孝的地位還體現在:忠孝的糊塗賬我們今天熟悉了一種說法:忠孝兩全。似乎忠孝是分不開的。
但在儒家經學的詮釋中,忠是忠,孝是孝。孝,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之上的。一個人可以對國君忠,但談不上對國君孝。
這就是為什麼儒家認為,按照孝的理論,當一個人的父親做了錯事,兒子要三諫,父親不聽,兒子只能痛苦的大哭;
但是,當一個人的君主做了錯事,臣子也要三諫,君主如果不聽,臣子可以離開君主,另投明主。這就叫“君臣義合”。因為君臣關係不是血緣關係。
而在漫長的古代,各個朝代的統治者怎麼會允許儒家這麼去詮釋君臣關係呢?所以才會不遺餘力的,一代又一代的,最終把忠孝捆綁在一起,強調臣子對君主的絕對忠誠。
回覆列表
百善孝為先,你說地位如何?
無論在哪個朝代,孝道都是放在首位的,從古代的官制來講,無論你多的官,父母去世,守孝三年;如果風聞你缺失孝道,這都會成為政敵攻擊你的一個點;宋律裡有一點,因孝道犯罪,可以有一定的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