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篆隸君
-
2 # 紅色文化探究
文學學習要看的書很多,可以說汗牛充棟。但基本要看的書,可分為文學理論、文學史和文學作品這三大類。具體到哪本並無固定標準,但必須是有影響的教科書和文學方面的著作。當然,文學方面的期刊網路文學作品都是應該看的。
-
3 # 孫藝洋原創詩詞
文學天地浩瀚無窮。
首先了解古今中外名著,通今博古,才能豐富自已的文化功底。掌握更多文學知識!
文學是文化的載體,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文學名著又是人們思想的搖籃,文學名著具有不朽的本質。
再華麗雄偉的建築也會逐漸頹毀坍塌,惟有名著最能經受年輪歲月磨蝕與世長存,千百年都仍然新穎如故,熠熠生輝。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和傑出的人面對面。
中國的文學寶庫,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採擷的精華。面對浩如煙海的名著有些讀者不知從何入手。
我個人認為,先讀詩詞詩經,楚辭,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包括:陶淵明詩集,白氏長慶集(白居易),蘇軾選集,稼軒詞(辛棄疾)劍南詩稿(陸游)(李清照漱玉詞)(郭沫若女神)等詩集。
以下還有小說篇,施耐庵水滸傳,吳敬梓儒林外史,馮夢龍的三言,曹雪芹的紅樓夢,茅盾的子夜,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等。
還有戲劇篇代表作: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孔尚任/桃花扇,曹禺寫的〈雷雨〉老舍/茶館。
這些名著讀了之後,人生就能體驗人類思想精髓的永恆魅力。領略每部名著的精華所在。
今天我與大家就分享到這了!
孫藝洋誠謝平臺推薦首頁!
-
4 # 文史洪荒小鯰魚
萬丈高樓平底起,想要學好文學,基本功不能少,多讀、多抄,多寫。
第一,多讀,廣泛涉獵中西方經典文學著作。
諸子百家中的《論語》《道德經》《金剛經》是儒道釋三大家的代表作,值得研讀。
先秦散文,比較好的有《莊子》《孟子》《墨子》的相關文章。
漢代的辭賦比較著名的作家有投江的屈原、與卓文君私奔的司馬相如,江郎才盡的江淹等。此外《樂府詩》也值得一讀。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明清小說四大名著,近現代的魯巴茅郭老曹等,最為大家熟悉了,就不一一贅述了。
至於外國的,《聖經》《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可以一讀。
其他的著名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巴爾扎克、莫泊桑、君特格拉斯、卡夫卡、博爾克斯、馬爾克斯、米蘭昆德拉等諾獎前的一個國家選一兩名高中大學課本上介紹的大家。諾獎後看諾獎作品。
第二,多抄。抄寫與模仿是文學創作的必經之路。抄寫的過程中可以加深記憶,也可以體悟經典的核心,走近大家。
第三,多寫。看再多書,自己不動手也是白搭。不要覺得自己寫不好就不寫,誰都是從稚嫩走向成熟的。
當然基本的修辭與語法也是不能忽略的。
透過邊讀,邊寫,很快就能上手。當然也有捷徑,就是模仿你喜歡的風格,寫出你想要的或者讀者、編輯喜歡的就行。
回覆列表
第一,學習文學史。不讀史不能專。想要真正進入文學學習,最基本的文學史要通讀,要了解各個時代世界各國的文學成就和藝術特色,中國的古代文學要掌握,外國文學瞭解即可,但是個別的劃時代和具有時代特色的則需要重點把握。
第二,學習文學基礎。也就是需要知曉文學的文體、學派、代表人物、名篇名作等,這一點跟文學史有交叉,但是側重點不同,這裡的側重點主要是文學的基本組成是什麼,也是文學鑑賞的入門基礎。
第三,學習文藝理論。古代和現代文藝理論都要掌握,這是文學批評的基本理論素養,也是學習文學深入的一個過程。
第四,多讀名篇名作。一定要多讀,這是文學積累。沒捷徑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