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島芽滴滴

    其實嚴格來說張國榮在90年代的香港影壇地位真的不算頂尖級別的,要票房沒票房,要獎項沒獎項,他在影壇也一直是準一線和二線的存在,並沒有所謂的地位超然!

    而好萊塢看重中國演員,首選的永遠是票房!而張國榮在影壇從來不是商業寵兒,所以即使他有心去好萊塢發展,也可能困難重重,沒商業就不具話語權,就找不到好的角色!這點周潤發身上也有很好體現,發哥當時可是影壇的“雙週一成”,票房號召力強張國榮太多了,可是後來呢?張國榮沒去也是對的選擇!

  • 2 # 天涯小鳥movie

    這個問題,張國榮先生在1997年回答過。

    他說:“1997年了,中國市場放開後,這麼大的市場,我想美國也會要求我們拍戲。”

    其實張國榮的電影角色都帶有濃濃的中國文化底蘊。

    《倩女幽魂》裡的寧採臣,《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虞姬,《春光乍洩》裡的何寶容,《阿飛正傳》裡的阿飛......

    (上圖,1993年《霸王別姬》)

    無論是現代的港片,還是古代的中國故事,之所以找張國榮來演,是因為他身上的那種韻味——

    柔美,深邃,內斂,純潔,慈悲,憂鬱......

    這些都是東方人的特質。

    張國榮先生身上的東方特質非常濃厚。

    因此,除了精湛的演技,成就經典角色的就是這種東方特質。

    (上圖,1990年《阿飛正傳》)

    去好萊塢發展不適合他。

    他不是李小龍、成龍,功夫片出身,外華人對中國功夫感興趣。

    話說回來,功夫片放之四海皆準。

    李小龍1973年在好萊塢拍的《龍爭虎鬥》,其實和好萊塢其他武打片沒有太大的區別。

    (上圖,李小龍《龍爭虎鬥》劇照)

    成龍就更是了,他拍了很多好萊塢商業片。

    張國榮拍的多是文藝片,也有商業片,但是成就他的幾乎都是文藝片。

    那些經典角色,都出自文藝片。

    (上圖,1997年《春光乍洩》)

    文藝片的受眾範圍有限,恐怕不是美華人所能理解的。

    如果張國榮去好萊塢發展,估計只能和李冰冰、楊紫瓊那樣做一個寡淡的配角。

    那真真是浪費了張國榮先生的才華啊~

    (答者:天涯小鳥)

  • 3 # 芳輝靜思

    張國榮: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音樂製作人、導演等多棲藝人,一生當中確確實實拿過無數的獎項,他在影視界有著德高望重的地位,2003年3月由於抑鬱症失足死亡。直到現在16年都過去了他還擁有龐大的粉絲圈,影視界和音樂界時不時的會對他進行緬懷。當時巔峰時候為什麼沒有進軍好萊塢呢?

    演繹的風格和特點與好萊塢不相符合

    張國榮帥氣,文靜,動作優雅,在演藝圈走的是文藝的道路居多,他演的影視劇當中有著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 ,情感處理比較細膩,演技比較高超,在香港和國內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而好萊塢影視圈的特點是暴力、武力等動作片居多,而且多注重的是特效,這些與張國榮的演繹風格不相符合,而且在美國他也沒有那麼的觀眾基礎。這就要硬生生的殺出一條血路來,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眼光比較獨到,對國內市場相當有信心

    1997年曾有主持人對他是否去好萊塢發展做了專訪,一方面他認為美國對外來的演員特別是華人絕對會排拆,不是那麼好混的,不想過去為別人做義工。另一方面他對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國內的市場非常有信心,97年正值香港迴歸的一年,他認為國內的市場非常之大,發展的空間和前景比美國更好,現在主要是要提升自己的演藝能力,到時候美國會求著我們去拍的。發展到現在事實證明他的眼光確實有獨到之處,現在中國的市場正被好萊塢重視,也證明了他不去好萊塢發展是對的,同時說明了他是一位非常有愛國之心的演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Overlord是否會被B站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