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典娜009

    現代的紫砂陶藝肯定是有收藏價值的,就類似現代的藝術品,一件東西的是否有收藏價值並不完全是看年代,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石器時代的石器文物或者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有的價格還沒有明清,民國或者現代的的藝術品價格好,決定一件東西是否有收藏價值主要也這幾點,稀缺性,藝術性,完整度,名人效應,歷史重要性,材質題材,市場認可度等。

    隨著人類的發展,陶藝的表現形式也不同。陶藝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傳統陶藝與現代陶藝。紫砂陶藝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靈魂。

    相傳宜興紫砂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范蠡,世人稱之為陶朱公。至明代中葉,紫砂茶壺開始盛行,時有供春,時大彬等名家。近現代經過老一輩名家的艱苦努力,紫砂茶壺又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品,例如有邵大亨、陳鳴遠、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等大師。紫砂壺造型多變,兼具實用性及藝術性,是人們非常理想的飲茶器具,它在中國的陶瓷藝術史上也有著特殊的地位。現代陶藝是一種新的視覺藝術,它使陶藝偏離了傳統的軌道,改變並拓展了中國陶瓷語言和觀念的形態,能極大限度地、不受拘束地充分展示並真實的反映作者的創作情感。在總體趨勢上推動了這種藝術媒體與社會現實、文化情境和不斷演進的社會總體審美判斷的貼近,表現出新的文化審美精神。

    簡單來說,收藏現代陶藝,紫砂,還是要收藏一些好品質,高質量的,名家作品,或者是有發展升值潛力的小家作品。

  • 2 # 山昌正

    【現代紫砂陶藝作品是否有收藏】

    回答是肯定的。但侷限於當代那些有名的藝術家作品。

    明代時大斌,供春開始,紫砂壺開始進入一個時代。但那個時候只是開端,造型大多古樸莊重。

    清代乾隆時期,紫砂藝術開始真正進入繁榮,大量的相聲器皿出現,一度成為王侯將相的寵兒。

    進入民國,紫砂器皿開始走進百姓生活。那個時候好像誰家沒有一件“御豐”壺就覺得低人一等,其實御豐只是一個工廠,但也足見人們對紫砂器皿的追逐和熱愛。

    八十年代,中華大地迎來古往今來的盛世,百花齊放,人們有了富裕生活,不再為衣食住行而奔波,各種收藏藝術品真正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紫砂器皿的故鄉南有宜興北有朝陽在祖國各領風騷,以蔣蓉代表的數以千計的工藝大師出現,使得紫砂器皿迎來最高潮。

    隨著以華建民那“火與土的藝術”在各大電視臺的播放,開啟了名人名家制品的收藏。

    很多人問過我,什麼樣的紫砂器皿值得收藏,我只能說,能夠起到收藏乃至升值空間的只有名人制作的,以及純粹的紫砂陶土燒製的才是收藏品。由於多年來的瘋狂開採和國家控制保護資源,很多商家不得不使用化學紫砂,原料的稀缺也成了一些紫砂藝術品價格不斷上漲的趨勢。

    紫砂,一種文化的象徵,一種登堂入室的雅玩,也會隨著更多愛好者的加入大放異彩。

  • 3 # 易畔書院

    現代紫砂陶藝作品,依其藝術水準的高低及其歷史特徵具有不同的收藏價值。

    首先,我們要明確“收藏價值”這個概念,它包括使用價值、玩賞價值、研究價值、投資價值等幾個方面,不能簡單地把收藏價值等同於投資價值。從這個角度說,哪個時期的紫砂陶藝作品都有其一定的收藏價值,但這個價值不一定都能兌現為交易價格。

    其次,要釐清“現代”這個概念。這是個歷史概念,依距今時間長短有古代、近代、現代、當代等同等級概念。對於紫砂陶藝來說,何為現代?目前沒有定論。我提供一個視角供參考:以晚清紫砂產業的興起為界,此前的劃為古代,主要包括明代、清早期和清中期,也包括部分清晚期作品;日本侵華戰爭宣告了第一個紫砂黃金時代的終結,以此為界,此前的劃為近代;從抗戰開始正式到宜興紫砂工藝廠轉制,這是以“七老藝人”為代表的一代老藝人活躍的時期,可以把這個時期視為現代;宜興紫砂工藝廠轉制以後至今則作為當代。若從這個角度看,我個人認為,現代作品代表了紫砂陶藝作品的最高水平,同時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價值,應是中高階紫砂收藏的重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季雪中如何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