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科論普

    科普就是在為科學打廣告,所以好的科普一定能夠為科學吸粉。這裡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近年來開始進行北斗的組網工作,也就是說推動北斗的導航。而在對北斗進行科普方面有一個著名的北斗女神,徐穎,她也是悟空問答的簽約答主,同時也是科普中國的形象大使,更重要的是她非常年輕,已經是博導了。

    曾經,網路上有一則留學國外的中國學生破解了北斗秘密的訊息,而徐穎則是針對這個謠傳進行了反駁,並且一炮而紅,隨後成為中國北斗的科普“網紅”,這不僅讓大家瞭解了北斗,也為北斗圈了很多粉。

    這是一個科普讓科學吸粉的案例。

    此外,有很多非常偏門的領域並不為大眾所知曉,越是這樣的領域越需要做科普,只有這樣才能讓公眾瞭解這個領域,甚至讓青少年有可能選擇這個領域,進而投身這個領域的研究,這就是讓科普為科學圈粉的一個原因。

    最後,舉一個國外的例子,霍金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在霍金及其《時間簡史》出現之前,很多人可能並不瞭解黑洞等科學概念,透過霍金讓很多人關注到宇宙的起源,大爆炸,黑洞,外星人,等等一系列科學領域,這也是為科學圈粉。

    所以好的科普是能夠為科學圈粉的,並且好的科普就是要讓公眾理解科學,從而支援科學,以及讓人們尤其是青少年選擇科學相關的職業,所以科普為科學圈粉天經地義。

  • 2 # 量子驛站

    我覺得題主的描述很不錯,讓科學“吸粉”。沒錯,科普的過程就是讓科學“吸粉”的過程,同時也是讓大眾喜歡上科學的一個過程。很多人寫科普類文章,不考慮具體針對的物件,寫的東西沒有多少人看得懂,這不是科普,這是專業寫作;還有一些人做科普,強行把科學和一些不相關的文學作品相關聯,然後接下來寫的其實和文學作品一點關係沒有,這樣只會吸過來一些“假粉”。我認為科普的關鍵就在於真正地讓科學去“吸粉”,讓科學的生動和神奇去打動大眾,去吸引大眾。

    我有以下幾點想法:1. 充分利用科學的手段;2. 充分利用網路時代的手段;3. 充分利用先進顯示手段。

    充分利用科學的手段

    要做好的科學,就要學會用科學本身去創造吸引力。科學是美的,是簡潔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而科學就是滿足人類好奇心的最好的平臺。前段時間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舉行了科學開放日,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科學愛好者、大學生和小朋友前來參觀,這就是很好的一種方式。透過參觀科學實驗室,看一些神奇的演示實驗,可以增強大家的興趣和好奇心,讓大家更容易被科學吸“吸粉”。

    但無可承認的是,你可以透過這些短影片獲得短暫的興趣和滿足,但是要想真正瞭解科學,理解科學,認識科學,還是應該集中式地去看一些書。即使看一本系統的科普書,也足以讓你對科學的認識更深一層。

    充分利用先進顯示手段

    當然這種手段現在發展還不是太充分。隨著先進顯示手段的發展,讓我們可以更加真實,更加投入地進入某種環境,去享受某種超真實的虛擬實驗室。這就是VR、AR等先進技術的優勢。在未來,這些手段定會更加先進和普及。做科普也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這些新型技術去展示科學的美麗,讓科學更加吸粉。

  • 3 # 懷疑探索者

    【我們不是在搞科普的人之間競爭,我們更多的競爭是要跟做娛樂的、做體育的、做電影的,或者放美女圖片的,我們是要跟他們去爭取使用者的時間。】

    是的。這是一場競爭,激烈的競爭,與娛樂界搶奪讀者。只要讀者們每天少在純娛樂版面停留10~20分鐘,把這10~20分鐘加給科學版面,則就是科普上的一個勝利。一天贏來10~20分鐘,一年有365天,則一年可以贏得3650分鐘或者7300分鐘。也就是說,可以讓讀者在科學版面每年閱讀大約60個小時或者120個小時。如果真的做到這一點,則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82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劉德華最紅的一首歌是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