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吞文吐字

    有沒有資格評價歷史人物?但是歷史終究成為歷史。

    我就是把每個偉人每每一個歷史名人罵了一通,他們也不能把我怎麼地。

    因為他已變成空氣灰塵,蕩然無存。

  • 2 # 小江仙

    歷史是什麼?

    大英百科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意思就是說,在人類發展的長河中,重大事件,能夠傳於後世的事件的一種記載。可能是據實記載,也可能是對一件事情的演義和解讀。

    歷史並不遙遠!

    比如說,我們可以先把自己卑微的一生用時間軸展示出來,如:

    然後,把這卑微的33年作為參照物融入歷史中。

    比如,塞入從1900年到2016這116年裡

    我們就會驚奇的發現,原來歷史並沒有辣麼遙遠。

    劃時代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迄今不過38年,而我居然已經活了33年!

    在500年的跨度裡,我們看到了明朝的尾巴,清朝、民國(人家其實還沒結束)的全身,還有天朝的一部分。

    我們還會看到,腐朽落後反動的清朝,居然活了275年,我朝迄今也只有67年

    就是說每個朝代,,上至王侯公卿,下至販夫走卒,每一個在這個星球上存在過的個體,他們那些或者蕩氣迴腸、或者平淡無奇、或者波光詭譎、或者光怪陸離的故事交織在一起,就成了歷史。

    至於後人能不能,有沒有資格評價歷史,本人覺得克羅齊說的比價好,

    他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評價歷史會受很多因素影響,觀察角度的不同,歷史時間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政治局勢的不同,研究方面的不同等等,很多方面都能造成對同一件歷史有著不同的觀點或看法。而且人們都擅長從結果去推斷事物的發展,但是很多推斷其實是沒什麼依據的。

    西方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四組同樣優秀的學生做一份試卷,在討論過程中四個團隊都很積極的回答實驗的問題,實驗者隨機抽取兩組標優,另外兩歲都標差,讓他們看到成績後總結原因,得優的兩隊說自己原因是積極回答老師問題,認真分析問題。得差的兩隊說自己是太積極回答老師問題,以至於沒有認真分析問題。

    所以人都會根據結果推理原因的習慣,這並不是很靠譜(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借用猶太人教育孩子的一個說法來回答今天的問題,猶太人有一本人生行為準則的書,概括了人生幾乎會面對的所有問題,每個問題都會有數十種相互對立或相近的回答,關鍵是找到自己認同的回答。所以怎麼評價歷史事件不重要,有沒有資格評價歷史也不見仁見智,重要的是你評價歷史的邏輯是怎麼得出的,你是透過什麼歷史事件,透過怎麼的邏輯,得出的答案。只要邏輯是正確的,總有人會同意你的看法。

    有人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覺得呢?

  • 3 # 理得心安

    歷史如何評說,是因不同的目的而進行的。

    任何人都能製造垃圾,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製造出有用的產品,只有極少數人才能製造精品。

    歷史是客觀的村子,任何人都能去評價,但有人評價的夠客觀、評價就有更多借鑑和幫助自己的效力;評價的不客觀、不準確的,就會誤導自己。

    比如,評價李鴻章是賣國賊,只能讓你痛恨賣國行為;若評價李鴻章是努力在大廈將傾時儘量保持民族復興的希望,則可以從這段歷史和李本人的行為中學到更多如何在困難環境下努力的方法。

    說歷史是後人評價、但後人最沒資格評價的,屬於歷史虛無主義型別的,最缺乏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種言論最沒營養。

    客觀評價歷史有難度,才需要更認真、細緻的去甄別事實,去了解和理解古人的初衷和智慧,這樣才能讓前人的智慧幫助我們成長。

    因為不容易評價的客觀就否定對歷史的認知,幼稚而愚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補硒能改善營養不良兒童的生長髮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