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如何做好財務風險防控
建立財務分析模型積極規避
市場的急劇變化充滿了誘惑和陷阱,對於CFO而言,只有站在一個較客觀的立場上,才能準確地辨識風險和機會;只有保持心態上的平和、冷靜與謹慎,才能有效地履行CFO控制風險的職責。
不少企業的CFO會透過各種途徑幫助企業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對此,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專業服務機構也有不少經驗。那麼,他們對CFO們的財務風險防控有哪些建議呢?
關注現金流和投資風險
具體而言,現金流風險主要體現在應收賬款較大,現金流與營業收入和利潤嚴重不匹配,這在融資租賃行業表現得尤其明顯,由此導致短貸長投現象十分普遍,流動性風險隨之上升。
而投資風險更多地體現在重投資、輕管理的現象上,不少企業對投資收益水平的跟蹤管理十分欠缺,導致投資風險不能及時處理,最終導致整體投資效率不高。
作為一名CFO,其真正的角色已經不再是會計專家,而應該是管理專家,譚憲才指出,一名具備財務特殊技能的管理專家,能夠透過財務資料的表面現象辨識資料背後的真實經濟世界,知曉當前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有能力及時採取調整措施,這是一名合格的CFO應該具備的素質。
搭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關鍵點
風險防控的目標在於預防風險的發生,提高對風險因素的響應速度,防患於未然。
利用資訊系統作為載體來開展風險防控工作可以說是非常好的選擇之一。
根據在企業搭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的經驗,譚憲才認為,在利用資訊化做好風險防控時,有一些問題需要特別予以關注。
其一要解決資料收集問題。目前,很多企業內部均存在多個資訊系統,不同的資訊系統為管理層提供著不同的決策支援,而風險防控的第一步便是從諸多的資訊系統中甄別出有用的資訊,若企業內部無統一的資料收集平臺,那談風險防控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此,利用資訊化來做風險防控首先需要解決資料收集的問題。
其二,企業還需要設定靈活的基礎引數。企業的風險防控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事項不同,它不會是一成不變的。企業的風險會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它與行業的波動、企業的戰略等因素息息相關。這種息息相關就要求財務部門靈活設定各類基礎引數,並可及時調整———不應僅限於區間值大小的調整,還包括指標的動態選擇上。只有這樣,資訊化才能防控企業的真實風險。
此外,企業還要及時響應風險預警結果。若在發出潛在風險預警訊號後,企業無人理會,那麼這樣的風險防控工作是失敗的。
財務風險分析模型的建立將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分析結果,譚憲才建議從三個“多”的角度來構建:一是多業態的整合設計。
在多元化經營的模式下,若僅是採取某一個行業的標準作為企業風險預警的區間值可能是不妥當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明確其所從事行業的業態權重,這樣才能進一步判斷其個性化的區間值大小,只有這樣,測算出來的結果才能真正地揭示企業的原本面貌。
二是多維度的區間比較。
採取一個維度來衡量預警的結果將讓整個財務風險分析模型看起來略顯單薄。企業在標杆的選擇過程中可以是多維度的。在縱向上來看,可以選擇宏觀經濟資料、行業資料、上市公司資料、國有企業資料、企業歷史資料等作為標杆值來開展對比分析;從橫向上來看,公司可以設定從嚴、正常、從緊三個緯度來分析預警結果。多維度的區間值比較分析可以讓整個預警模型分析的結果更趨於科學。
三是多指標的關聯分析。
企業經營情況複雜多變,單獨從某個或某類指標來片面地判定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從而過於樂觀地認為企業沒有風險或者過於悲觀地將企業暫時性財務困難放大,這都是不科學的。
CFO如何做好財務風險防控
建立財務分析模型積極規避
市場的急劇變化充滿了誘惑和陷阱,對於CFO而言,只有站在一個較客觀的立場上,才能準確地辨識風險和機會;只有保持心態上的平和、冷靜與謹慎,才能有效地履行CFO控制風險的職責。
不少企業的CFO會透過各種途徑幫助企業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對此,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專業服務機構也有不少經驗。那麼,他們對CFO們的財務風險防控有哪些建議呢?
關注現金流和投資風險
具體而言,現金流風險主要體現在應收賬款較大,現金流與營業收入和利潤嚴重不匹配,這在融資租賃行業表現得尤其明顯,由此導致短貸長投現象十分普遍,流動性風險隨之上升。
而投資風險更多地體現在重投資、輕管理的現象上,不少企業對投資收益水平的跟蹤管理十分欠缺,導致投資風險不能及時處理,最終導致整體投資效率不高。
作為一名CFO,其真正的角色已經不再是會計專家,而應該是管理專家,譚憲才指出,一名具備財務特殊技能的管理專家,能夠透過財務資料的表面現象辨識資料背後的真實經濟世界,知曉當前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有能力及時採取調整措施,這是一名合格的CFO應該具備的素質。
搭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關鍵點
風險防控的目標在於預防風險的發生,提高對風險因素的響應速度,防患於未然。
利用資訊系統作為載體來開展風險防控工作可以說是非常好的選擇之一。
根據在企業搭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的經驗,譚憲才認為,在利用資訊化做好風險防控時,有一些問題需要特別予以關注。
其一要解決資料收集問題。目前,很多企業內部均存在多個資訊系統,不同的資訊系統為管理層提供著不同的決策支援,而風險防控的第一步便是從諸多的資訊系統中甄別出有用的資訊,若企業內部無統一的資料收集平臺,那談風險防控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此,利用資訊化來做風險防控首先需要解決資料收集的問題。
其二,企業還需要設定靈活的基礎引數。企業的風險防控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事項不同,它不會是一成不變的。企業的風險會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它與行業的波動、企業的戰略等因素息息相關。這種息息相關就要求財務部門靈活設定各類基礎引數,並可及時調整———不應僅限於區間值大小的調整,還包括指標的動態選擇上。只有這樣,資訊化才能防控企業的真實風險。
此外,企業還要及時響應風險預警結果。若在發出潛在風險預警訊號後,企業無人理會,那麼這樣的風險防控工作是失敗的。
建立財務分析模型積極規避
財務風險分析模型的建立將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分析結果,譚憲才建議從三個“多”的角度來構建:一是多業態的整合設計。
在多元化經營的模式下,若僅是採取某一個行業的標準作為企業風險預警的區間值可能是不妥當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明確其所從事行業的業態權重,這樣才能進一步判斷其個性化的區間值大小,只有這樣,測算出來的結果才能真正地揭示企業的原本面貌。
二是多維度的區間比較。
採取一個維度來衡量預警的結果將讓整個財務風險分析模型看起來略顯單薄。企業在標杆的選擇過程中可以是多維度的。在縱向上來看,可以選擇宏觀經濟資料、行業資料、上市公司資料、國有企業資料、企業歷史資料等作為標杆值來開展對比分析;從橫向上來看,公司可以設定從嚴、正常、從緊三個緯度來分析預警結果。多維度的區間值比較分析可以讓整個預警模型分析的結果更趨於科學。
三是多指標的關聯分析。
企業經營情況複雜多變,單獨從某個或某類指標來片面地判定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從而過於樂觀地認為企業沒有風險或者過於悲觀地將企業暫時性財務困難放大,這都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