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7526354642

    學渣強答。

    古琴的簡單和難與其他樂器不太一樣。

    不像鋼琴小提琴等需要大量的時間來不斷提升技巧和手指的靈活度;也不像其他的民樂,難在指法的越來越豐富,各種地方風格特色的難以把握和對速度越來越快的追求。

    古琴的節奏很慢,節拍不統一,樂句劃分不規整是有一定難度的;走音需要耳朵的靈敏和手的控制,需要有良好的聽音素養。但這些雖然不簡單,但也能透過大量練習完成,並且沒有其他樂器那麼大的練習量。節奏感強耳朵好的人也許都不怎麼需要練習。

    未免引起誤會強調一下,說古琴技術或者說基本功沒有部分樂器那麼難,是一個比較的結果,不是說真的就不難的意思。就像琵琶的輪古箏的搖,光是在七徽內的音彈得聲音飽滿準確這關,已經足以跪一大批人了。指望一兩年勤加練習搞定基本功是不用想的,同一首小曲子,看起來簡單,真正彈出來兩三年和十多年差的太多了。

    有些人動不動就幾天幾個月可以彈xxx,我只能說我自己一開始走的就是科班生的路線,學第一首曲子之前的整整兩年,都只是練習指法。那種幾天幾個月可以彈xx的說法同樣可以套到別的樂器上,但入不入耳就見仁見智了。

    (別信那種幾天教一堆指法和曲子的培訓班,對藝術不尊重,對學生不負責。樂器也是講唯手熟爾的技術活,沒聽過速成一說。)

    古琴的難真正難在如果沒有文化底蘊和悟性,你不知道你彈得是什麼…以最有名的梅花三弄為例,就是讚揚梅花性情高潔的曲子。請問有幾個人有這種共鳴的?無從理解也就無從表達了…

    當然其他樂器也不乏這樣表達內容比較空泛或深刻的曲子,但他們的旋律性彌補了演奏者自身對理解乏力的不足。即使不理解,嚴格的按照譜面要求完成每一個表情記號和節拍強弱,曲子已經像模像樣了。比如耳熟能詳的《悲愴》(貝多芬哪首交響曲哪個樂章我也忘了…)我估計沒幾個人會生出被命運扼住喉嚨這樣強烈的感覺,但這首曲子的旋律已經可以帶動演奏者和聽眾產生相應的情感呼應了。(題外話:民樂現在越來越與國際接軌通用五線譜我覺得有點可惜。五線譜的精準有利有弊,不好的一面是很限制演奏者的個人表達。)

    古琴就沒辦法了…旋律性很弱,真正的減字譜節奏都沒有劃分只有音位。沒有理解,難以細緻處理每一個音的強弱,節奏,音色,彈出來非常僵硬枯燥。

    另一個比較難的點是很難沉下心去學習。因為旋律性弱,音樂不抓人節奏又很慢,如果沒投入進去來練習,那個枯燥程度是其他樂器的幾倍+如同長年累月的練習哈農第一條或者古箏指序第一條…對性情的影響真是非常大的。

    另外,古琴和其他樂器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古琴對個人風格的建立要求很高。每個人彈琴的風格差異非常之大。這一點,其他的樂器可能只有習琴十年以上,水平至少過基本功這關了才能有所表現。大概也是因為古琴曲減字譜束縛很少,可發揮空間太大。以酒狂為例,我聽過喝了燒刀子云裡霧裡酣暢淋漓的,喝了啤酒急急燥燥貪圖嘴爽的,喝了青梅酒清新,微醺的…並非是我多麼敏感故弄玄虛,實在是差異太大。

    總之也是和其他樂器一樣,越學越難。只不過難點不一樣不能用其他樂器的標準評判罷了。

    以上都是一家之言,只供參考。

    反對說曲子少的可憐的答案,請不要不翻閱資料空口白話哦~

    實在看不過眼有的答案,不過也不想跑過去爭吵。希望受那個答案影響的人瞭解:

    混道門,共鳴不如古箏,曲子少的可憐。院校早就有了古琴專業;共鳴這個問題有人說過,技術上可以很容易共鳴很大聲音更大,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曲子下面有答案科普,而且至今很多琴家仍在打譜。這個數量也會隨著時間種種原因下不斷增長。再說3000多首也不算少的可憐吧?至於非要說不去西洋樂曲目存量,拿民樂和西洋樂概念下眾多國家地區的累積來對比,有失偏頗。

    鋼琴和古琴天差地別,不懂請不要強答。

    多給彼此一點尊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年春熱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