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洞庭清水塘
-
2 # 蝦稻花草君
你可以搞蝦稻共作。我家在盱眙有一個500畝的蝦稻共作基地。一邊養龍蝦,一邊種稻子。秋天水稻收割,割穗留杆,桔杆全部還田。秸稈會曬幾天,這樣再放水,水質就不會發臭發黑。一段時間後,秸稈返青。成為龍蝦的青飼料。秸稈一直會保留到第二年的五月份,六月份。插秧之前,會用旋耕機耕一遍地。將所有秸稈旋進土中,成為有機肥。這才是迴圈農業。我們家基地因此才參加了2018年江蘇省迴圈農業的專案的申報。
-
3 # 灣塘谷
針對題者的問題,小龍蝦養殖模式應該為蝦稻綜合種養。針對蝦稻養殖,水稻收割後的秸稈如何正確處理對於養殖戶來說是一項比較關心的問題。
蝦稻的處理方法——秸稈還田;目前在小龍蝦的蝦稻養殖模式中,水稻收割後的秸稈處理操作較多也是最簡單的還是採取秸稈還田模式。具體操作為: 水稻收割時要求水稻秸稈底部留取10-15公分長度,其他上部秸稈全部用收割機械進行粉碎處理並均勻散播在田間進行還田。待水稻收割後,即對大田進行上水操作,要求水位在大田10公分左右。
秸稈還田存在的弊端;秸稈在水體中會逐漸分解、腐爛造成養殖水體惡化,容易導致水體發黑、變質,甚至容易造成水體缺氧等現象,影響小龍蝦養殖。但由於此階段環境溫度較低,秸稈腐敗不會造成水體在短時間內出現問題,而是需要較長時間發展。因此只需要做好適當的水體置換及必要的消毒、解毒及秸稈分解處理等工作,秸稈還田帶來的危害倒不是太明顯。
秸稈還田的優勢;1.留在田間的秸稈,在秋季可以返青,返青的作物可以為小龍蝦提供一定的餌料,並且可以解決因蝦稻養殖水草缺乏帶來的水質淨化問題。
2.秸稈在水體中會逐漸腐爛,而腐爛會產生一定的有機物質,這部分物質不僅可以起到肥水效果,而且還可以為田間蝦苗提供必要的開口餌料。
3.秸稈在水中慢慢分解,會在區域性形成溫升區域,造成水體溫度高於環境溫度。這對於蝦稻養殖田中的幼苗度過寒冷的冬季具有較大的幫助。
4.秸稈還田對於保持土壤肥力也起到積極作用,腐爛的秸稈可以作為有機肥料補充到土壤中,有助於來年水稻種植,有助於減少水稻化學肥料的使用,並且提升水稻產量。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回覆列表
養殖小龍蝦稻草該如何處理?有利還是有弊?
在當下這個階段,利用稻田養殖小龍蝦會碰到的問題就是水稻收割以後稻草該如何處理?
稻蝦養殖田,在水稻收割以後,會產生大量的稻草。稻草含有大量的營養元素,發酵腐爛後可以肥田,可以肥水。但是這些稻草放任在稻田裡不處理最終的結果就是稻草在水的浸泡下會逐漸的腐爛,並且發黑或者變紅。這樣的水質是嚴重的不符合養殖小龍蝦的水質要求的,所以稻蝦共作田在水稻收割後是需要將稻草清理出田的。
而對於稻田裡的水稻蔸,水稻蔸所含有的稻杆的數量就少很多了,浸泡在水中也不會產生大量稻草腐爛並黑水的情況。不過,水稻蔸最好不要留太長,最多20來公分就可以,這樣也可以避免過多的水稻杆滯留在田中。
如果擔心水稻蔸腐敗太快而影響水質的,可以翻土將水稻蔸埋到土裡面,這樣水稻蔸的腐爛速度就會慢很多。腐爛的水稻蔸既可以肥田,又能夠肥水,所以,將水稻蔸留在田裡還是很不錯的選擇,沒有必要像稻草一樣全部清理出田。
如果是蝦稻輪作田,在水稻收割後可以清理出一部分稻草出田,然後留一部分在田裡分堆堆放好,並且放水進田,透過5-7天時間的浸泡水會發紅或者發黑,然後將水換掉再換水,如此重複3次就可以把水稻裡面的毒素基本浸泡出來,水質也會清澈很多。在充分浸泡稻草後就可以投放蝦苗或者親蝦了。
所以,稻田養殖小龍蝦對於稻草的處理要看具體養殖模式分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