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適用於“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活得那麼累,是因為心裡揹負太多。佛曰,執著於一念,將困於一念,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如果我們能夠放下一些包袱,靈魂會變得灑脫,腳步也會日益輕盈。”
2.百鍊成鋼,百忍成功。
適用於“磨礪”、“忍讓”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百鍊成鋼,百忍成功。萬事得成於忍,與其能辯,不如能忍。千秋多敗於憤,與其勇烈,不如圓融。”
3.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印光大師)
適用於“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這麼用:印光大師曾說: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果能依我所說修行,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4.三餐常思農夫苦,日用不忘眾生恩。
適用於“感恩”、“節約”等主題。比如,寫“節約(糧食)”主題時,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生在紅旗下,長在富足中,我們雖然沒有捱過餓,但也要學會憶苦思甜,心懷感恩。做到三餐常思農夫苦,日用不忘眾生恩,就不會浪費糧食,而會勤儉節約,物盡其用。”
5.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
適用於“堅持不懈”、“時間複利”等主題。比如,寫“堅持不懈”主題時,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只要你能堅持下去,木杵可以磨成牙籤,鐵杵可以磨成繡花針,因為功夫到了,一切便能水到渠成
6.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適用於“豁達”、“心胸寬廣”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人生在世,應該保持豁達,具有寬廣的心胸。因為,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7.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
適用於“選擇”、“向善”等主題。比如,寫“選擇”主題時,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生而為人,應該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這樣,就像種子選擇了沃壤,草木選擇了Sunny,自然會落地生根,欣欣向榮。”
8.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依靠因緣而生的世間法,都如夢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霧靄一樣的不可琢磨,無常變幻。同時又如同閃電一樣的快速變化。我們要無時不刻地這樣看待這個世間的一切,不要執著它而被它束縛我們本來解脫自在的體性。
適用於“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金剛經》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生在世,亦當如此。心中不要有太多負擔,要學會豁達,選擇放下,這樣,才能變得更超脫,日子就能過得寫意瀟灑。”
9.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百年渾是戲一場,死後空持手一雙。
適用於“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 古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生戎馬,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卻在三十二歲時英年早逝。死前,他囑咐侍衛,在他死後,把他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因為他想讓世人知道,偉大如亞歷山大者,死後依然是兩手空空。故曰: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百年渾是戲一場,死後空持手一雙。”
10.人之謗我者,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與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法師)
適用於“寬容”、“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人生在世,要學會寬容。如弘一法師所言,人之謗我者,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與其能防不如能化。這樣才能活得灑脫,過得自在而又從容。”
1.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適用於“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活得那麼累,是因為心裡揹負太多。佛曰,執著於一念,將困於一念,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如果我們能夠放下一些包袱,靈魂會變得灑脫,腳步也會日益輕盈。”
2.百鍊成鋼,百忍成功。
適用於“磨礪”、“忍讓”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百鍊成鋼,百忍成功。萬事得成於忍,與其能辯,不如能忍。千秋多敗於憤,與其勇烈,不如圓融。”
3.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印光大師)
適用於“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這麼用:印光大師曾說: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果能依我所說修行,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4.三餐常思農夫苦,日用不忘眾生恩。
適用於“感恩”、“節約”等主題。比如,寫“節約(糧食)”主題時,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生在紅旗下,長在富足中,我們雖然沒有捱過餓,但也要學會憶苦思甜,心懷感恩。做到三餐常思農夫苦,日用不忘眾生恩,就不會浪費糧食,而會勤儉節約,物盡其用。”
5.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
適用於“堅持不懈”、“時間複利”等主題。比如,寫“堅持不懈”主題時,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只要你能堅持下去,木杵可以磨成牙籤,鐵杵可以磨成繡花針,因為功夫到了,一切便能水到渠成
6.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適用於“豁達”、“心胸寬廣”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人生在世,應該保持豁達,具有寬廣的心胸。因為,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7.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
適用於“選擇”、“向善”等主題。比如,寫“選擇”主題時,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生而為人,應該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這樣,就像種子選擇了沃壤,草木選擇了Sunny,自然會落地生根,欣欣向榮。”
8.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依靠因緣而生的世間法,都如夢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霧靄一樣的不可琢磨,無常變幻。同時又如同閃電一樣的快速變化。我們要無時不刻地這樣看待這個世間的一切,不要執著它而被它束縛我們本來解脫自在的體性。
適用於“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金剛經》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生在世,亦當如此。心中不要有太多負擔,要學會豁達,選擇放下,這樣,才能變得更超脫,日子就能過得寫意瀟灑。”
9.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百年渾是戲一場,死後空持手一雙。
適用於“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 古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生戎馬,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卻在三十二歲時英年早逝。死前,他囑咐侍衛,在他死後,把他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因為他想讓世人知道,偉大如亞歷山大者,死後依然是兩手空空。故曰: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百年渾是戲一場,死後空持手一雙。”
10.人之謗我者,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與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法師)
適用於“寬容”、“釋然”、“豁達”等主題。可以像李寨主這麼用:“人生在世,要學會寬容。如弘一法師所言,人之謗我者,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與其能防不如能化。這樣才能活得灑脫,過得自在而又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