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51921813817

    磕頭就是雙膝跪地,把腦袋瓜子往地上砸。

    這是民間風俗,在一些重大節日裡,跪拜是不可少的禮儀。過去,晚輩每到年節,都要給長輩拜年,其中的重頭戲是,跪下外加磕頭,祝長輩們長命百歲,由此討來大的紅包。跪拜長輩,其中是不是還隱含著祈求上天保佑的味道,就不得而知了。舊時,新婚夫婦在婚禮上是要跪拜祖宗和父母的,婚禮後第二天,正式拜見高堂的開場白,也是由跪拜開始的。在春節等中華民族重要的節日裡,家人的跪拜祝賀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至今,東南亞一帶,華人仍舊保持傳統習俗,新年向長輩跪拜祝賀,還是很流行的。剛看到一則訊息,香港藝員楊紫瓊,春節遵照大馬習俗,向父母跪拜祝賀。這個例子不太好,她是女的。不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

    過去,官場上,跪拜是一天工作開始的標誌。想必大家都看過清宮戲, 其中,每天官吏們上早朝,也是從亂哄哄地跪一地開始,可能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打卡報到吧。如果有人要想奏本,先要下跪,啟秉太后或皇上後,才能娓娓道來。如果上面不讓平身,那就跪著的說話吧,由此可見, 膝蓋開始工作的時間是在嘴的前頭。

    曾讀過野史,講清代外國使節遞交國書,中外禮儀的差別讓禮儀官很頭疼,外國大使是不下跪的。為了不得罪西太后,辦洋務的人只好撒謊,講外華人的膝蓋不能打彎,所以不能下跪,只能行禮。由此以訛傳訛,引發後來的義和團運動,和西人動手交鋒時,專打他們的膝蓋,以為那是洋人的致命弱點所在。

    現代也有類似的事,有人幫了很大的忙,受益者不知如何感謝才好,或是由於語言不可言表,或是因為金錢無以回報,常常不由自主地跪下致謝。這是很重的禮儀,禮重的常令受禮者手足無措。無論對下跪者還是受跪者來說,那都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場面。如果下跪者又是年高之人,小輩常常不敢接受,恐怕禮重導致自己折壽。

    硬的時候是指男人輕易不言跪。某種情況下,跪拜成為一種對弱者的懲罰或者蔑視的標誌,是很重的羞辱方式,有時,要男人跪拜甚至重於要他的生命。

    在民間,發生家族糾紛或者一般人犯了事的時候,做錯事或者失敗的一方,常向成功的一方以下跪來表示認錯和臣服;街頭的混混打架,決出勝負之後,得勝的一方,有時為了羞辱對方,也有讓戰敗者跪下認輸和求饒。這時的跪拜,一定程度上帶有服軟和自責的成分。

    許多時候,男人的跪拜還和人格,面子聯絡在一起。如果讓一個男人給人下跪,會被認為是對人格的最大羞辱,常常有人拒絕下跪,理由是士可殺不可辱,可見,下跪重於生命,一句名言不是說,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可見跪拜的分量之重。

    此外,過去在官場中,犯案的官吏,不像今天那樣,可以站著在逮捕證上簽字,再由警察戴手銬給烤走。從電影上看到的情節是, 犯官要跪下來接旨,除去翎帶,再帶走。當然,這時的跪下和接到高升聖旨時的跪下,有著根本不同的含義。

    男人除了可以對上天,皇權,長者和他人的跪拜外,在兩性關係中,男人是很少向那一半的女人下跪的。可能對大多數男人來說,向作為妻子的女人下跪不僅是件很失面子的事,而且唯小人及女子難養,怎麼還能輪上向她們下跪的份。中國歷史上,女人向男人下跪是天經地義的---據說,女字的古體形象體就是一個女人跪著頭頂托盤,面對主人,那主人多半是男性。當然,男人向同輩的女人下跪的事例不能說沒有,但是不會是很多的。可以說,在家庭生活中,要男人下跪如果不是一種夫妻間的調侃嬉戲,那就是一種變相的懲罰了,不是常聽人說,某某人如果不順從妻意行事,那就等著回家跪搓板吧。

    單從磕頭這樣的禮節,就足以證明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磕頭表示尊重和順從,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洋人發明比磕頭更莊重的禮節。有許多年輕人繼承了他們的祖先會磕頭的本領,雖然當今中國已經沒有“萬歲”了,但他們十分懷念那些撅著屁股磕頭山呼萬歲的日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髮移黃洗髮水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