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聖大企鵝

    孩子年紀小,住校想家是很正常的事,一般來說,習慣一段時間,對學校生活及同學適應以後就會好了。但是如果想家到影響平時的學習、生活,長時間難以調整,還是需要家長常去看看孩子,進行疏導。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度過這一段交替時期,暫緩住校。

    尤其在剛剛小升初的期間,到初中三年,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三觀逐漸開始形成,如果在這期間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愛,可能導致孩子過於叛逆,甚至產生抑鬱情緒,難以糾正。

    習慣了父母包辦衣食住行,搞好一切前期預備和後期掃尾工作,平時只是偶爾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間,洗洗碗掃掃地,就以為自己很能幹了,其實離真正的生活自理還有很大距離。

    有些孩子更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離開父母,連晚餐要吃什麼都決定不下來,還得兼顧人際交往和學習,難免顧此失彼,平添許多煩惱。如果再碰到個添亂的室友,就更手忙腳亂了。

    在家千般好,因為在家孩子就是家庭的核心,父母乃至爺爺奶奶都圍著核心轉。冷了熱了,總有人噓寒問暖,添衣疊被;心情不好,有人關心詢問,體貼入微。在學校住宿就不一樣了,都是同齡人,誰不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皇帝呢?誰該遷就誰?誰該圍著誰轉?自己的事還焦頭爛額,哪有時間管你心情好不好,晚上睡不睡得著?於是再找不到被關注、被重視的感覺,彷彿這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孤孤單單,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地方,那好似失重一般的滋味別提多難受了。

    新同學來自不同的地方,彼此都不熟悉,大家一方面渴望開放地交往結識新夥伴,一方面又不自覺地對陌生人封閉自己的內心。被動長時間與幾個幾乎是陌生人的室友共處一個封閉式的空間,本來就容易產生壓抑、焦慮和煩躁的感覺。再加上彼此生活節奏不同,做事方法不同,磕磕碰碰總是難免。一開始,大家還拘謹客氣,摩擦多了,就容易擦槍走火,碰到個難相處的室友,住宿生活就成了噩夢。

    舍友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家庭,生活習慣不同,彼此之間難免有個適應過程。對室友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反應過度或者一味容忍,都只會給自己的住宿生活增加痛苦。要設身處地地理解包容,禮貌溫和地協商溝通,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那個界限並達成一致。比如室友夜裡動靜太大影響自己休息,能協商請對方改正自然是最好的,實在改不了,為自己準備一副眼罩和耳塞,也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同時,對於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也應該重視並接納,別人對你提意見並不代表對你的否定,而恰恰是說明對方對你有所期待。當然,能找個時機,全宿舍同學一起商量制定一個宿舍公約,把話說在前頭,然後共同遵守,就最好了。

    新學期千頭萬緒,學習和生活上都有很多需要適應和調整的地方。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自習,什麼時候洗澡洗衣服,什麼時候上床睡覺,什麼時間給家長打電話,都應該有個大致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不讓自己陷入慌亂無序之中。與此同時,適當的興趣和愛好也應該被保留,生活越充實有序、豐富有趣,就越不易因為想家而情緒低落。

    週末回家,除了傾訴在校的各種感受,更重要的是,向父母學習生活經驗,補充自身不足,這樣的交流既能維護和融洽親子關係,也能讓父母看到你的成長,為你驕傲,給你鼓勵和動力。

    習慣乘著父母翼下的風毫無顧忌地飛翔,總讓我們以為飛行是件很簡單的事,以為脫離父母單飛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等到自己真正第一次獨立飛行,才發現翅膀上的翎毛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有力。然而,即使如此,我們也還是要迎風而上,因為搏擊長空的夢想總是從搖搖晃晃的這一刻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芙蓉鳥的飼養?